佳作常自改中来——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4 8:58: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80字。
佳作常自改中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
浙江省泰顺县西洋中学      雷晓桃

写作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知识,把握写作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教充分的空间。由此可见,要提高写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具体方法如下:一、品评佳句,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二、多种形式,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三、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激发   修改作文   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教师只给点拨。该怎么改,让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根据本人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深得以下几点体会。
一、品评佳句,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化程度很高的概念,融合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元的、丰富的,一般认为主要是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语感。而在这三者背后的,更具有操作性和语文特色的方法则是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可以通过朗读、吟诵、比较、研读等发法来提高体会、领悟能力。例如:品味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首先,让学生好好去读此句,让他们品评能否有更好的字来代替句中的“绿”字,这时学生非常的活跃,他们会用不同的字来代替“绿”字,接着介绍:相传北宋诗人王安石被罢相后,来到金陵瓜州,望着浩瀚的长江,皓月当空,面对京口市,出口成章。心喜偶得佳句,但又觉得句子比较平淡,诗味不浓,缺少画龙点睛之感,尤其是第三句那个“到”字,后来又想到“过”,一连用了“临”、“度”、“来”、“吹”、“遍”….十几个字都觉得不好,直到有一日,在品尝家乡人送来得好酒时,借着酒后诗兴大发,用了一个“绿”字,把江南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从而成了千古佳作。据说,杨沫写的《青春之歌》修改了七次。俄国的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写的《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改了十二次,从而成为世界的经典文献。真不愧是“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二、多种形式,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示范改。
俗话说的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示范。具体做法是: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找出共性的问题,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原文投影、在作文课上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引来学生争论,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把改文下放给学生,师批生改的方法比教师“关门批改”越俎代庖的作法效果好得多。例如,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一篇《拔河比赛》的文章的中心段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指出,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