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执青春之笔,绘中国精神
- 资源简介:
约280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执青春之笔,绘中国精神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自建党以来,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精神代表。
1921年:“开天辟地、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
1950年:“敢于斗争、不畏艰苦、忠诚祖国”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
“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登山精神;
“追逐梦想、敢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2021年又诞生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
无数种精神汇聚成了“中国精神”。坚守信念,传承精神,击鼓催征,追逐梦想,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以复兴中学高三学生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学校团委准备举行“传承中国精神,助力祖国发展”的主题活动,请你代表学校团委给全校学生写一篇倡议书。
(2)共青团某市委召开“守望中国精神,书写美丽精神”座谈会,请你以高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写作情景是1921年至今的每个时期的时代代表精神,从红船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深圳精神、抗疫精神、登山精神、探月精神,到今年的三牛精神,无数种精神汇聚成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写作关键词,传承“中国精神”是写作的核心任务,考生要紧扣这一核心进行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从两个具体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第一个写作任务是写一篇倡议书,写作身份是代表学校团委,写作对象是全校学生。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倡议的主题应和材料主旨相关,注意倡议书的鼓动性与实在性。
第二个写作任务是写发言稿,写作场景是某市共青团委“守望中国精神,书写美丽精神”座谈会,写作身份是高中学生代表,写作对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