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语文试卷(一)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30 21:41: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30字。

  房山区九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语文试卷(一)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学校举行了“牢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演讲组同学搜集了关于“红船精神”的相关内容,请阅读后协助他们完成(1)-(3)题。(共 6 分)
  红船虽小,播下革命火种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30 日晚,因突遭法租界巡捕搜查,会议被迫 zhōng(   ) 止。 8 月 2 日上午, “一大” 代表们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小城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由此,中国革命渐成烽火漫天之势,中华民族的命运得以改写。 这条小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薪火不断,________        
  秀水泱泱,当年南湖的那条游船早已不复存在;岁月流转, “红船精神”却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程薪火相传。百年以来,正是凭借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凭借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凭借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外敌入侵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改革发展中与时 jù(   ) 进, 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百年间,这条小小的红船穿越激流险滩,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中不断强大,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不断成长。 今天,它已变成一艘巍巍巨轮,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
  (1)对文段中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及加点字读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终止”是“不再继续”之意,“中止”是“中途停止”之意,在此处应用“中止” 。
  B. “与时 jù 进”的“jù”是“一同、一起”之意,在此处应用“俱”而不是“具”。
  C. “永载”在此处是“永远地记录”之意,“载”应读“zǎi”而不是“zài” 。
  D. “流转”在此处是“流动改变”之意,“转”应读“zhuàn”而不是“zhuǎn” 。
  (2)画线句表达欠妥, 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 (2 分)
  答:________
  (3)组长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两段文字的小标题,请根据内容帮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下联补充完整(   )(2 分)
  上联: 红船虽小,播下革命火种
  下联: 薪火不断,________
  A.一路坎坷前行   B.不畏风雨兼程    C.照亮奋斗航程    D.书写百年历史
  2.板报组同学结合“三牛精神”这一社会热词制作了宣传展板。以下是他们整理的关于“孺子牛精神”的相关内容,请阅读后完成(1) -(4)题。(共 8 分)
  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孺子牛精神,随历史的演进闪耀着时代之光。“孺子牛”一词来源于《左传》的一个典故,原意是指父母爱子心切。后来,鲁迅先生在《自嘲》诗中将其扬弃和升华,使之成为“俯下身去,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精神的象征。1942 年 5 月,毛泽东同志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①  自此,孺子牛成了“人民公仆”的代名词。今天,孺子牛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②  即奉献、吃苦、坚韧和淡泊。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   )能不断汇聚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1)在文段① ②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① 。 ” ② ,   B. ① 。 ” ② ——
  C. ① ” 。 ② ,  D. ① ” 。 ② ——
  (2) 根据文意,在括号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只要……就    B.只有……才   C.如果……就  D.因为……所以
  (3)观看展板时,一位初一年级的同学说:“我知道鲁迅。 我们刚学过他的《阿长与〈山海经〉》,它选自回忆性散文集 ① 。 ” 你听了以后对他说:“你以后还会读到鲁迅先生的更多作品的,比如 ② 。”(2 分)
  (4)展板中的几幅书法作品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但是大家对于其中的②和④,③和⑤的字体判断产生了分歧。请你任选一组,结合字体特点为他们讲解清楚。(2 分)
  答:我选      和           ,_____________  
  二、 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默写。 (共 4 分)
  3.古诗文里, “风”情万种。《行路难》中的“ ① , ② ”是李白官场失意后的乐观,《赤壁》中的“ ③ ,铜雀春深锁二乔” 是杜牧生不逢时的感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李清照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你还知道含有“风”的一句古诗文是“ ④ ” (本试卷出现的诗句除外,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 4-5 题。 (共 6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