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10个字。
试论“整体阅读”的审美内涵
翁盛观
阅读是一种美,整体阅读更是一种美。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形势下,加大研究并开发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的力度,应该是情理中的事。笔者尝试对整体阅读的审美内涵作一点初浅的探究,希望得到方家的指导。
一、从美育内涵看:整体阅读有利于达成审美与立美的教育效果
美育教育,从内容上说,可以分为“立美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阅读的美育教育也不外乎这两类。
1)、立美教育
比如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所要求学生的“规范”,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的能动的活动形式具有“真”的内容,成为一种社会美。智慧的本质即是对于规律的自由运用。立美教育要为学生的阅读建立起合乎规律的形式。语文阅读的立美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由运用阅读规律的能力,而不是把学生训练成解答问题的机器。这正是整体阅读而不是烦琐分析所能解决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立美教育成果也因此而显示。
2)、审美教育
世间万物各种显示规律的形式(色彩、线条、形状、音律、节奏、布局等等),都因其与主体活动的合规律形式同构同形才得以进入美的领域。语文审美教育有责任把学生天生的对祖国语言的爱美兴趣引导到对于汉字语言的规律性形式的热爱上,使其发展成为对汉语言规律的强烈求知欲,提高为对汉语言规律在社会实践中的深刻领悟与自由运用。如果学生天生对祖国语言的爱美的兴趣得不到正确引导,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兴趣停留在短暂、肤浅、零散的水平上,成为对学生语言发展的功能性障碍;二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日常事务的繁忙,那种出乎本能的兴趣日趋淡薄以至消失。
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爱美的兴趣超乎个体的欲望与利益。从美学意义上讲,它只是由于祖国语言形式本身的美才对于学生产生出强大的吸引力;主体由于喜爱与追求,才自觉地要求建立这种形式,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整体阅读的“立美”效果。很难想象,支离破碎的解析法阅读能给予学生以美的形式的吸引,从而,它也必然谈不上对学生能产生多少“立美”的效果。
3)、对事物有整体感受才能完全欣赏它的美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美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形象,需要有对于事物的整体感觉与感受才能完全欣赏它的美。”
美学家们告诉我们:审美教育的要求是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事物存在的造型,运动的样式(合乎规律性的、真的形式),通过对形式的欣赏,来领会人类究竟是如何自由运用规律的(我们这里是指如何写出美的文章的)。但如果学生仅仅被美的事物所吸引,其实并未达到审美要求的目的;只有通过对形式的理解和内在形式的想象,达到对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意识(这里指写出美的文章的具体方法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