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探微——交流材料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走进高三,便意味着走近高考。从高考角度来看,现代文阅读,一直是试卷中的重头戏,(其分值为30分,占整个试卷的20%)也始终是学生的“心头病”,号称“华容道”——“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如果老师能将这条道铺平,学生也就走上了语文学习的终南捷径。<br>
<br>
一、考情分析<br>
为了更好地应对2004年的高考,为高三语文复习工作寻求良策,我们不妨对以往的高考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这里,以2003年全国卷现代文阅读第五大题为例:<br>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br>
乡土情结 柯灵<br>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br>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br>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