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约1720字。短小精悍。《庄周买水》教学设计
广州三中 刘惠青
一、引入
1.写《秋水》的古代哲学家庄子跑到了现代,而且还做起了生意。今天我们来
看看当代著名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专家刘征笔下庄周买水的经过。
问题:昨天看了一遍,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故事、寓言、杂文)
2.人们一般引用鲁迅先生的比喻,说杂文是“匕首”“投枪”。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武器,如鲁迅的杂文。即使在和平建设年代,杂文同样承担起针砭时弊的重担。《庄》是一个故事,一个寓言故事,同时也是一篇杂文,因为它具有杂文“针砭时弊”的功能,称之为“寓言式杂文”。这种杂文的特点是把论辩性、战斗性与形象性、愉悦性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在笑声中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社会现象。
显示:寓言式杂文的特点
1. 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2. 战斗性与愉悦性的统一
通过分析形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看看故事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以及作者对这种现象的观点和态度。
二、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3分钟)列出庄周买水的过程及价格的变化。
(给一些组打分,找两个组显示对比)
东海若大人——————————黄河河伯
(每吨1元,无货) (每吨10元无货,介绍费每吨2元)
濠梁吴主任
(每吨50元,九五折)
2. 问题:这水能不断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有利可图——钱作怪
手里有权——以权谋私)
3. 问题:故事揭露了什么现象?
(某些人或单位利用职权,大肆寻求“生财之道”,于是出现了乱涨价、乱收费的现象。)
背景:本文写于1988年,改革开放以后,虽然进行了多年的市场改革,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力量仍然在管制和干预市场,或者有些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