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底第四次诊断测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6 15:11: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350字。

  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底第四次诊断测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俗语说的“忙年”就是指这种状态,天南地北、家家户户都在逐一安排过年事项,这背后涌动着家的向心力、节日的向心力和文化的向心力。与乡愁一样,节日的味道是一种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民胞物与、家国情怀的文化体验。从个人、家庭到民族、国家,节日在大众生活中不断延续着文化血脉,凝聚起全社会和谐、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
  深入考察传统节日,会发现其组织形态建立在基层社会公共性传统基础上,往往表现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社会(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即使从节日的最小活动单元家庭来看,以春节为例,从家庭祭祖到团圆,从家庭内部互访到家族群体活动,从社区互动到不同聚落互动,一系列节日文化事项无不体现出公共性的扩展。节日中的热情好客、和谐相处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文化生态,相应地,节日习俗必须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参与,有利于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维系和睦相处、愉快交往的社会关系。总之,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基础上的公共性,成为节日文化价值重心。节日力求将全社会共同建构的团结和谐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下来。
  从文化变迁视角来看,旧有文化习惯在社会巨变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是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节日文化也不例外。一方面是节日风俗不断变化和更新;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昔日浓浓“节味”的怀恋,部分节日文化在建构中因过度商业化倾向受到诟病,传统节日文化面临考验。这些都提示我们,既要深刻理解我国节日文化传统中可持续性文化的要素及其运行规律,也要理性看待我们面临的节日文化变迁,客观审视传统节日现代化转型。了解和尊重传统,不是符号化、形式化、表面化地了解,而应该在更广阔时空视野中看待节日历史与现状,以文化价值关怀为起点,加强对节日文化的深入研究,才能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节日文化实践中,应该明确传统节日的公共属性,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倾向,激发公共性、公益性节日文化的内生动力。倡导以民为本的节日文化建设原则,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地做好节日文化建设,以大众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在社区、组织、机构等不同层面从人民群众身边小事做起。尤其是要重视对群众自发组织节庆文化活动的服务和引导,充分认识节日是建构和谐社会秩序、促进良性社会沟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无论是“新秧歌运动”“新年画”,还是新时代的“文化进万家”,都是节日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表现。今天,抢红包、反向春运、短视频拜年等新现象流行,也说明了人们对新年味、新年俗、新节日文化的主动接受。节日文化只有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焕发鲜明时代特征,才能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使节日这个重要文化载体切实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和提升社会动员能力的功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完善社会治理提供广阔空间,使人们在节日味道中延续文化认同,凝聚精神力量。
  (摘编自李松《以节日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把过年称为“忙年”,在于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且节日延续时间长,要安排的事情多。
  B.公共性是节日文化的共有属性,节日要求全民参与,所以公共性也是节日文化的发展障碍。
  C.在现代化变迁中传承发展节日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和谐奋进的精神力量。
  D.传统节日凝聚着家国情怀,延续着文化血脉,节日文化实践应坚决摒弃商业化,加强公益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过年带给人们的文化体验入手,指出传统节日在大众生活中能起到凝聚精神力量的作用。
  B.文章从社会变迁的角度阐述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的考验,有助于人们明确如何创新发展节日文化。
  C.文章在论证如何实践节日文化时,从节日文化建设的原则、方法、层面等方面给出了明确意见。
  D.文章第二段论证了节日文化的公共性,第三、四、五段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如何传承节日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是传统节日公共性的具体体现,也有利于延续团结和谐的日常生活氛围。
  B.旧有文化都面临着能否适应时代变迁的考验,尊重文化运行规律,有利于传统节日向现代化转型。
  C.满足大众的生活文化需求是节日文化建设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引导群众组织节庆文化活动。
  D.节日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如抢红包、反向春运、短视频拜年等活动与百姓联系密切,备受欢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是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比较分析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