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某石嘴山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3 15:54: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730字。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现代散文一方面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另一方面却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在此,我们要认真思考散文的振兴之道。当代散文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重现中华散文的古典美。中国古代散文从上古延续到晚清,是一座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的文化宝库。那么,我国古典散文中有哪些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弘扬呢?
  首先,散文须有“情”。真情,是散文的灵魂,奠定了中国散文古典美的基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代很多散文名篇,能流传千载,首要在于为文者有真情实感。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作品无不是以情动人的散文精品。莫言曾说:“关于散文的写法,说法很多,如果让我说,那就是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感觉。有真乃大,有真乃美。”然而,现在很多散文没有感情。一些作家愿意炫技,但就是羞于谈“情”说“爱”。散文相对于其他文学门类,距离作者的本心最近,是人生境界的展示,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与审美情趣的呈现,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与潜心追求。散文要有真情实感,但是有真情实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散文。有两点应注意:其一,这种感情应该是健康积极的;其二,感情的表达,一定要内敛、节制、含蕴、引而不发,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其次,散文须有“识”。《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散文须有识,就是散文要有责任担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中国散文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以载道”乃散文之本。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重大的社会责任。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国语》中的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曹丕在《典论•论文》概括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散文要有开阔的胸怀、卓越的见识。作家对社会、对人类、对一切事物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如果一个作家没有明晰的、积极的价值观,他的作品不会有思想的力量,而没有思想的散文是速朽的。
  最后,散文须有“学”。散文有学,指的是有文学素养和文学底蕴。散文被称作“美文”,应该是美的,这种美首先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美是散文美的重要标志。古代文人特别重视语言,古典诗词和散文都有炼字的传统,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人反对雕琢文字,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过度的雕章琢句甚至以词害意,当然是要反对的。但是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必须重视语言。散文的语言应该是美的。但这种美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语言的有效运用营造出美的意境。同时散文的语言又要明白晓畅。韩愈说过:“文从字顺各识职。”现在不少散文的语言,要不苍白无味,要不雍容华丽,要不佶屈聱牙。我们提倡有难度的散文写作,这种“难度”体现为生活深度、思想高度和精神力度,但绝不要制造“有难度的阅读”。散文写作,光有漂亮的外衣还不行,还要有内在的品质。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篇散文,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就算写得再好,也是苍白空洞的。当今散文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没有文化底蕴。很多作品,技巧娴熟,表达细腻,但缺少思想底蕴。我们需要一批有学者底蕴的作家,来改变目前散文创作中“善于表达却无可表达”的窘境。
  (摘编自徐可《呼唤散文的古典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散文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导致没有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因此有必要思考散文振兴之道。
  B. 中国散文历史悠久,作家只有回归传统,重现中华散文古典美,才能更好振兴当代散文。
  C. 散文创作的基本准则是情感表达要内敛含蓄,这让性格内向的作家更易创作出优秀作品。
  D. 受“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作者积极的价值观成为一种共识和自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论述了向古典散文学习的三个方面。
  B. 文章引用莫言的观点,是为了否定当下一些作家愿意炫技,却不能表露真情的创作行为。
  C. 文章以《左传》《国语》等著作讨论“国计民生”为例,论证了散文写作应有责任担当。
  D.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在强调应重视语言美的同时,也指出不应过度雕琢,具有辨证色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散文更能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为更好了解一个作家,首先要阅读其散文作品。
  B. 《过秦论》能流传至今,原因之一是它直指秦朝灭亡的深刻原因,并能为历代提供借鉴。
  C. 如果一篇散文有优美的语言,且营造了美的意境,那么它就可能被判定为是优秀的作品。
  D. 对于有志于改变散文创作现状的作家而言,应当努力丰厚学识,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A.“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导致没有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中国现代散文一方面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另一方面却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队伍空前庞大”与“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作品”是我国现代散文的现状,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B.“作家只有……才能”错误。从原文“在此,我们要认真思考散文的振兴之道。当代散文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重现中华散文的古典美”来看,选项太过绝对,“从传统中汲取营养,重现中华散文的古典美”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
  C.“这让性格内向的作家更易创作出优秀作品”错误。原文说“感情的表达,一定要内敛、节制、含蕴、引而不发,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并不能得出性格内向的作家更易创作出优秀作品的结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过去20年我国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种子质量稳步提高,种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建立了农作物自主育种技术体系,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全球领先;育成主要农作物品种5万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