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2022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700字。
2022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一批描摹时代风貌、聚焦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集中上映。如《北辙南辕》《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等剧,给屏幕带来一股新风。然而,其中一些作品在摹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却消解了其艺术性,让作品的传播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大打折扣。
现实题材作品应具备现实主义品格。以此反观当下创作会发现:有的现实题材作品悬浮于现实之上,游走于生活之外,用臆想来构建故事、用标签来定义人物;有的现实题材作品把自然主义当作现实主义,用纪实性代替故事性,用生活流代替戏剧感,用宏大叙事代替人性观照。这样的作品都有违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美学原则,与艺术创作的目的南辕北辙。
真正符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品还应着力提升艺术性,既要从细微处还原生活质感,又要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既要回归真实,又要有诗意引领。
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首先要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诚然,纪实性与戏剧性并不冲突,但是如果把故事片拍成纪录片,就失去了叙事性影视艺术必备的风格特征。有的影视作品在故事中穿插大量纪录片或纪实风格的影像素材,忽略了故事的戏剧性建构,令故事情节苍白无力、松散寡淡。而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总是在拥抱现实的基础上托举现实,把情节密度高、戏剧张力大作为重要的美学追求。如电视剧《山海情》,把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愿景进行富有戏剧性的深度融合和精准阐释,在细节中发现伟大,在点滴中走向崇高。
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要把握好普遍性与典型性的关系。在现实中,俯首皆是生活的原生态,如何浓缩提纯,在有限的篇幅内、规定的主题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要把生活中的普遍性、常态化提炼成故事中的独特性和典型化,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寻找烟火人间里的真感情,发现平凡小事中的正能量。要把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生活本来面貌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典型家庭环境作为故事的特定背景,塑造代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类人共同特点的典型人物,让人物的遭遇、经历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概括性,塑造“熟悉的陌生人”。
提升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性,还要把握好市场化与风格化的关系。现实题材创作要争取票房和收视率市场,关键在于话题性的把握。创作者要精准捕捉社会热点,对社会话题报以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敏锐发现热点背后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困惑,从小切口破题,以多角度解题,用大情怀点题。与万千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现实题材创作得以立足的基础,也是收获社会效益的保障。像《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等作品引发观众广泛讨论,持续推高观看热度,也收获了颇丰的市场回报。然而,市场化容易让作品陷入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窠臼。真正能够体现艺术性的创作是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融入风格化、个性化的创作特点,既要以现实主义为旨归,又要努力释放艺术个性,融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从历史真相、思想真理和生命真谛中捕捉创作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杨洪涛《现实题材创作应注重艺术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扎堆上映,其中某些情节在摹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却消解了其艺术性。
B. 现实题材作品应具备 现实主义品格不是用纪实性代替故事性,用生活流代替戏剧感。
C. 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之一是要从细微处还原生活质感,又要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
D. 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中如何浓缩提纯更重要,作品要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概括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列举三部作品,从现象入手,引出下文观点,什么才是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
B. 文章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具有指导意义。
C. 《山海情》准确地阐释了现实题材纪实性和戏剧性的关系,使得论证更加精确可感。
D. 文章多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立足当下,摆事实,讲道理,提建议,严谨周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是普遍性、常态化的,因此人物的遭遇、经历和生存环境具有广泛性和概括性。
B. 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包括:纪实性与戏剧性并存,在拥抱现实的基础上托举现实。
C. 能够引发观众讨论的作品说明和观众产生了共鸣,但也容易陷入机械化生产的窠臼。
D. 现实题材创作注意独特性和典型化,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缺一不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A.“其中某些情节在摹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却消解了其艺术性”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一自然段“其中一些作品在墓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却消解了其艺术性”,说的是一些作品,而不是某些情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的“三点半”放学现象,给家长带来了接孩子难的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校外负担,导致发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10 2万所义务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