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两课时,约9900字。
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资料下载”“知识扫描”“整体感知”“能力引擎”“迁移运用”“课文悟写”“同步训练”等栏目。
第十三课 灯下漫笔
湖南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表达的深刻思想。
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选择关键语句,评价文章主旨。
3、理解作者以情入理、情景交融的表现艺术。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强烈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鲁迅先生含蓄隐曲的语言风格,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下载
1、时代背景
本文写作于1925年。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变乱纷呈,异常黑暗。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本质看得十分清楚的鲁迅先生,思考着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25年春末夏初的某一天,面对窗外沉沉黑夜,他就着昏暗的灯光写了这篇文章。
2、题解
《灯下漫笔》的“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也就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鲁迅先生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能够从所接触到的纷繁的事物中,发现(区别出)具有广阔思想内涵、可供开发的人与事,以此作为他的杂文的材料,然后将其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进行剖析与开掘。
二、知识扫描
1、容易读错的字
累(léi)坠(zhuì) 嗜(shì)好
兑(duì)现 编纂(zuǎn)
黄巢(cháo) 妇孺(rú)
钱铺(pù)子 万姓胪(lú)欢
执迷(zhí mí) 折(zhé)价
杀掠(lüè) 灾殃(yāng)
数(shuò)见不鲜(xiān) 国粹(cuí)
不肖(xiào) 鉴略(jiàn lüè)
倘(tǎng)使 行(háng)市
蒸蒸(zhēng)日上 奴隶(nú lì)
乱离(luàn lí) 涨(zhǎng)到七折(zhé)
清道辟(pì)路 钦(qīn)定
新颁(bān) 轨(guǐ)道
勒(lè)令 时日曷(hé)丧(sàng)
便当(biàn dang)
2、多音字
折 zhé 折价 肖 xiāo 姓肖 勒 lè 勒令
shé 折本 xiào 肖像 lē 勒住
xíng 行事 sāi 塞车 shù 数学
行 héng 道行 塞 sè 塞责 数 shǔ 数落
háng 行市 sài 边塞 shuò 数不见鲜
鲜 xiān 鲜鱼 丧 sāng 丧事
xiǎn 韩鲜 sàng 丧失
辟 bì 复辟 léi 果实累累
pì 辟谣 累 lěi 连累
lèi 劳累
3、字形辨析
钞 钞票 坠 坠地 粹 国粹
抄 抄写 堕 堕落 悴 憔悴
纂 编纂 颁 颁发 儒 儒生
篡 篡权 频 频率 孺 妇孺
殃 灾殃
泱 泱泱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