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2 21:50: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040字,答案扫描。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卷面分值: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城市山水”脱胎于传统山水,它-开始是点缀了现代城市景观题材的传统山水画。伴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景观遍布于我们的周围,城市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现代建筑在画面上占据的面积比例越来越高时,原有的中国画表现体系自然不堪其用,
  质变的要求便“呼之欲出”。
  由此帶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还是不是山水画?
  山水画就是景观题材的中国画。仅就题材而言,“城市” 之能成为“山水”,首先是因
  为它属于景观。某种意义上,尤其是在当代,“山水” 可以是一个虚指的概念。就字面而言,
  “山水”的概念点出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城市作为人造物,它和自然山水是
  对立的。但是,精神如果只是对应于固定的题材样式,便不能成为精神。大隐于世,精神的.
  超越在于它总能在不同的题材中找到寄托的方式。如此则城市与自然山水虽在材料与形式上
  有所区别,但作为精神载体实有相通之处而无高下之别。一方面,以自然山水为母题的主流
  山水样式因其题材脱离具体生活而日显空泛。另一方面,作为精神载体,自然景观至少在当
  下已被过度使用;而表现城市景观的形式语言及其精神内涵的发掘则显不足。所谓自然,非
  独指描绘对象的自然属性。从表现的角度看,“自然”更是一种主观状态,更在于人与周遭、
  宇宙间主客一体的整体联动。这也是我们虽画城市,却仍归于笔墨、归于“山水”的原因所在。
  传统山水更侧重主观意境的营造,画家不必指明所画之景为何处具体的景观,即使有所
  具体指示者,亦多主观变化。山石树木云水皆是画面元素,可相对自由地进行组合。城市题
  材画面意境的营造更多基于实景,与纯粹造型的关系更加直接,故其笔墨虽备受拘束,却也
  可以更纯粹、更自由。传统山水画的笔触与画面形象是统一的,笔触既是画面的符号元素,
  又有独立的具体指涉。城市建筑题材山水画则必须由一个相对明确的形象来统摄笔触,并赋
  予其具体性。建筑以规则的几何形为主,具有明显的复数性特征,笔墨的展开和呈现以复数
  性为基本。山水以不规则的自然形为主,自然山水中也有复数形式,但更隐蔽。所以传统山
  水画的笔墨是在自然中寻规律;而“城市山水”画则需要在规律中存自然、求变化。
  简言之,山水即笔墨造境。在中国画中,对象只是寄托,是相对的。城市建筑亦只是个
  寄托而已。所以,不是如何用笔墨表现城市建筑,而是如何通过建筑来呈现笔墨;不仅是如
  何巧妙地画出建筑的形象,更是一种笔墨系统的重新架构。不是单纯的题材和形式创新,而
  是直面笔墨与造型、形式的基本关系;不仅是山水画表现广度范围上的延伸,更是笔墨表现
  深度上的开掘。着眼点不在形式,而在生成形式。
  (摘编自《“城市”何以“山水”——城市 建筑题材山水画的笔墨构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城市建筑题材山水画成为了中国山水画中独立的一类。
  B.作为精神载体,城市与自然山水是有相通之处的,二者的区别体现在材料与形式上。
  C.城市建筑题材山水画因意境营造多基于实景且与纯粹造型关系更直接而更纯粹自由。
  D.“城市山水”不仅要巧妙地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形象,更要对笔墨系统进行重新架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了当下城市建筑题材山水画的本质,以及其属于“山水画”范畴的原因和意义。
  B.文章以“某种意义上”“在某种程度 上”等语表述观点、阐述事理,客观审慎。
  C.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城市建筑题材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进行对照比较,论证透彻而严密。
  D.全文以“着眼点不在形式,而在生成形式”这句话作结,是在前文论证基础上的补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城市”能成“山水”主要是因其属于景观且能作为--种精神载体。
  B.传统山水画的画家创作时更侧重主观意境营造,由此可见画家是相对自由的。
  C.在意境营造、笔墨展开和呈现等方面,传统山水画与城市建筑题材画都不同。
  D.山水画的对象从自然山水延伸扩展到城市建筑,是在笔墨表现深度上的开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
  材料一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这是一份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目标,以切实提升学
  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为重点,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方向的重要文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