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16 21:32: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170字。

  新疆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美丽”的范畴,不单是指绿水青山,更是好的精神气象、社会风貌、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美丽”表明了党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规划。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对大学美育的认识必须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美育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于美育,蔡元培先生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之说,美育不只是教育工具,美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北大教授叶朗认为“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完满的人性,让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和自由,回到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大学美育的价值更是无可取代,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大学美育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们认识到真正的审美不是针对流行文化的表面现象,而是应该对传统文化之精髓有欣赏、感悟、理解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思想之激荡和灵魂之震撼。如果大学里缺乏系统性、高质量的艺术基础知识普及和鉴赏,缺乏艺术美有思想的传播认知,那么人类艺术和文化瑰宝中的建筑、雕塑、戏剧、戏曲等众多形式对大多数人而言,也仅仅是毫无生活经验、完全空洞的概念,缺乏灵魂和光泽。
  其二,大学美育为学生的审美判断提供工具以及体系。艺术教育正是培养审美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每个人走进艺术和美的世界的重要之路。在大学设立相关的公共艺术课程。正是开展美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让美育得以传播,学生在感受、欣赏和理解美的过程中产生对美的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并能够将美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体验过程中完成思想的升华。
  大学美育应该在文化融合、文化创新等维度中有效地展开。具体来说,一要坚持正确思想引导,开展积极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以实践为主。通过相关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搭建美育平台,让他们在“互联网+”时代摆脱低俗网络文化的干扰。而且,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了解人文艺术通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服务与美育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心智的锻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美育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美育能力。知性、感觉、直觉、想象力、创造力等,都是融合了理性和感性元素的综合体,每个人都需要对自身进行全面认知。各大高校,应该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全过程培养,让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科学知识、思想理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三是要丰富完善高等院校的美育体系,提高美育教学质量。高校教育体系的教学要求、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需要对美育课程体系有更具前瞻性的建设。大学美育建设必须积极增加教学资源、改进教育方法从而达到促进美育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目的。
  (摘编自汤旭梅《新时代呼唤大学美育教育新作为》)
  1.下列内容不属于文章末段提出的美育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大一女生小王自幼跟随父母到各地旅游,爱好自然风光,上大学后每周末去领略西湖优美风光,拍摄照片与同学分享。
  B.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科双一流高校,近年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国古典建筑欣赏》选修课,要求阅读《美学十五讲》。
  C.小李同学上大学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丰富了文化精神生活、激起了情绪的体验、大幅度提升了思想觉悟。
  D.西北大学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筹建了自己的博物馆,丰富了校史馆,举办了学生、书法展、诗词作品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论述文的基本思路展开,依次论述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B.开篇对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丰富、深入的阐述,点示了文章立论的特定时代背景。
  C.文本运用引证法论述了的“美育”的目的,蔡元培先生和叶朗教授的论述内涵没有差异。
  D.第三段使用假设论证的目的是论证大学美育可拓宽学生视野最终为其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对于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美育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
  B.美育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情绪体验和理性思维的结合,是艺术内容和表现方法的统一。
  C.很多文化精粹对多数人而言仅是空洞的概念,原因是大学里缺乏系统性、高质量的艺术教育。
  D.“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服务与美育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心智锻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