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8690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鼻,大耳,憨态可掬的庞然大物——象,如今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及东南亚国家。300多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也处处遍布着它的足迹。
1973年,甘肃省庆阳市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大象化石,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因该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黄河象化石为古代甘肃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甲骨文中就有“象”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甲骨卜辞中,有不少记载商人捕象的事,最多一次捕获竟达7头之多。《甲骨文合集》:“获象七,雉三十。”可见,在商人聚居的黄河流域,大象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应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润的地方。
后来,随着林木的大量砍伐及气候变冷,大象逐渐南迁,至战国时,我国北方已经见不到象的踪影了。这一点,在《韩非子•解老》中有反映:“人希(稀)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
秦汉时,我国广西地区有大量的象。秦始皇三十三年,设置“象郡”,在今广西崇左县境,贾谊《过秦论》提到此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象郡也是以象而得名。
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殷墟出土文物中,有玉象、象尊等,造型玲珑可爱。古代,达官贵人佩戴象牙饰物以显示身份。象箸、象栉、象环、象簟都是名贵之物。参观故宫时,可以见到慈禧所用的象牙编制的席子,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过去把豪华的筵席称为“象筵”,意合吉祥富贵。民间年画中,有童子骑象持如意图、象背驮花瓶图,也是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之意。
“象”象征着吉祥欢乐,“豫”也是。《尔雅•释诂》:“豫,乐也。”《易经》中六十四封之一的“豫掛”,是古利之外。《易•豫》:“象曰:‘雷出地奋,豫。’”春天,雷声震动,万物复苏,自然界一切顺祥和乐。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
甲骨文的“为”字是手牵象的会意字,用象干活。这就是“为”。商朝时候,人们用象帮助劳作,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化的渊源。
(摘编自陈运舟《大象在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象”这种动物曾经遍布世界各地,如今仍然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黄河流域。
B.甲骨文的“象”字活如一幅大象的简笔画,其字形体现了大象长鼻、大耳、胖体、憨态可掬的特点。
C.根据“豫”地古时产象可以推断古代黄河流域曾经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润、适合大象生活的地方。
D.秦始皇将今广西崇左县境的郡设置为“象郡”,应该是因为秦汉时期,我国广西地区有大量的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象的地域分布、汉字起源、象征意蕴等几方面,多角度地论述象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B.文章引用《说文》“豫,象之大者”的记载,突出了古时候黄河流域象体型庞大、数量繁多的特点。
C.文章论述逻辑清晰内容充实,多处引用关于象的文献资料,既丰富文章内涵又增强论述说服力。
D.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为”原意是用象帮助劳作,这一实证论据进一步丰富了“象”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1973年甘肃省发掘出的“黄河象”,生存时代应在战国之前,那时的黄河流域象应是普遍存在的。
B.由《韩非子•解老》可知,“想象”一词原意是见不到活象的人们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大象的形象。
C.“象”和“豫”在古代都蕴含吉祥、富贵、欢乐等美好的寓意,因而与象有关的事物颇受人们的青睐。
D.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逸豫可以亡身”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其中“豫”即“安乐”之意。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曾经遍布世界各地”于文无据,且“大量繁衍生息在……我国黄河流域”错。原文第一段是“象,如今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及东南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世界开放报告2021》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发布。报告扫描世界开放大势,剖析开放发展难点,提出开放共享对策,旨在形成世界共同扩大开放的共识,汇聚全球开放发展的正能量。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种力量的博弈愈演愈烈,世界经济该不该开放?怎样开放?各国都在寻找自己眼中的最佳答案。报告指出,扩大开放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世界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开放;世界开放潜力巨大,应推动“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