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pdf
  • 资源大小: 8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7 21:18: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740字,答案扫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
  语  文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毫无疑问,手机和网络打破了知识垄断,让“博学”走下神坛,对普罗大众来说,获取知识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大脑对碎片化的“上瘾”。毕竟,1分钟就能获取一个信息增量,那又何必花3小时去研究呢?慢慢地,大脑就会对碎片化的信息“上瘾”。
  对碎片化信息上瘾是人类大脑的“绝症”。“瘾”从何而来?首先就是对快感中枢的刺激。碎片化信息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最大的快感。它会高频地刺激大脑的快感中枢,让多巴胺疯狂释放。而狂轰滥炸的多巴胺,正是成瘾的生理基础。除了快感中枢的刺激以外,社交目的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刷剧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与周围人讨论剧情和角色。而倍速看剧、热搜看剧,都能帮我们高效地完成这一社交目标。于是,为了社交,我们不得不对碎片化信息上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数据营造的信息茧房。下面这种情况你一定也遇到过:刚刚在微信上和朋友讨论某某,淘宝立马弹出对应的链接;下午刚刚停留了半分钟的健身视频,晚上就堆满了推荐页。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喜好被不断计算,相应的信息编织成一个个大网。而我们被困在这些“网络舒适区”内,无处可逃。我们的注意力被碎片化信息切碎了。或许有人会觉得,在舒适区待着又有何不可?至少我很开心啊。的确,“开心”本身从来都没有错,但同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里久了,我们宝贵的注意力资源会被切碎。对此,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受者的注意力。简言之,就是加工新信息必然要勾出一部分注意力。因此信息爆炸必然带来注意力匮乏。微软曾经开展过一项研究,发现现代人的专注时间从12秒降低到了8秒。也就是说,当我们投入一项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8秒后就可能开始分心。
  神经学家亚伯拉罕•赞根通过实验发现:相比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在注意力缺陷障碍测试中的得分高了5%-10%。这种改变,甚至会体现在我们的大脑结构中。毕竟,相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某事上,处理仅需8秒的碎片信息,显然更容易。慢慢地,大脑也学会了“走捷径”。而捷径走多了。往就忘了正常的路该怎么走。
  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吗?不尽然。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中写道:任何人都会成为瘾君子,商业公司为了让你在科技产品、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布下了一个个裹在诱饵中的钩子。普通人或许很难想象,在这个流量即是金钱的时代,其实每一个让我们上戏的产品背后,都有专业人士通宵达旦地工作。例如,某手机游戏的排位赛会在关键局中,自动匹配到胜率较低的队友。为了赢,玩家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又会在你连败时,“恰好”让你抱到大神的大腿,以此来让你继续战斗。而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会共享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被精准满足的我们,自然就会对此越发上瘾。这些产品分析着我们的心理,解构着我们的注意力,也毁坏着我们的自律。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仍旧有保护自己注意力的权利。注意力被切碎的反面,是做某件事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不妨利用那些原本来打算刷抖音的时间,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尝试一下主动娱乐。技术会一直进步,即使不是手机、游戏、短视频,也会有其他事物让人沉迷。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碎片化的信息”,而在于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打响注意力保卫战。
  (摘编自衮衮《对低级快乐的上瘾正在毁掉成年人》)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对碎片化信息上瘾是目前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信息爆炸必定带来注意力的匮乏。
  B.我们倍速看剧、热搜看剧的最大动力源于可以借此与周围人讨论相关的剧情和角色。
  C.亚伯拉罕•赞根的实验说明,智能手机的使用者较其他人更容易有注意力缺陷障碍。
  D.各大互联网公司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共享用户的信息并精准满足用户的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现象出发,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原因论危害,最后提出解决“上瘾”问题的办法。
  B.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论证,“绝症”“茧房”“大网”“保卫战”等用语增加了说理的生动性。
  C.文章引用经济学神经学心理学诸多领域专家的论述,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D.文章通过重点论证碎片化信息切碎注意力的问题,意在说明人们保卫注意力的艰难程度。
  3.下列不属于“对碎片化信息上瘾”原因分析的一项是(3分)
  A.碎片化信息对快感中枢有很强的刺激,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最大的快感。
  B.了解碎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轻松加入热门话题的讨论,从而高效达到社交的目的。
  C.我们被大数据营造的数据茧房困在“网络舒适区”内,无处可逃,抑或乐此不疲。
  D.当我们开始投入一项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8秒后就可能开始分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表示.北京冬奥会火炬的设计需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就是火炬“飞扬”的科技亮点之一,既能达到环保要求,也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进行的现实要求。
  “氢能是一种完全零排放的能源,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二氧化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表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