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70个字。
师乐教,生乐学
——在本校新课改成效交流会上的发言
隆昌三中 唐蜜
各位老师:
下午好!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标的各个理念都已经深入到各位老师的心中。它象春风,带来了语文教育满园的春色。在这里我向大家谈谈我是如何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理念和它的几条实施建议的:
一.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要有一种观念的转变
(1)“师道尊严”的观念要改变,所谓“教学相长”,我们对我们的学生要心存感激之心,是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提高的舞台,用一句俗话说:师父何以成为师父,是因为有人给你练手艺,有位山东的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是以学生的牺牲为代价。我们的教学永远在追求完美,而前一届学生就将成为你追求完美途中的一种牺牲。”
(2)教师是一个组织者,这句话太正确,实际上,学生上到初中以来,字他能认,文章他能自己读,那么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什么?我认为教师做两件事情,一是引导二是帮助。引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引导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检查学习结果,帮助查阅筛选资料等
2. 如何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做主人做主体?
(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临时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转移
有一次,我准备评讲完课后作业就上新课,在评讲时两个学生的错误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们回答问题时答案本身正确却游离了文本。我抛开了上新课的目标,及时就这个问题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了做这类题的技巧。这样的教学目标转移的情况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咱们就给他拓展。这样的教学学生情绪饱满,收获更大,看似游离教学目标,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对整个语文教学的方向是没有偏离的。
(2) 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阅读教学是语文的重头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语感。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要针对大面积的学生,不能太难,要留够时间给他们,让他们和文本对话,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体验和理解。如在《谈生命》中就提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一是写了什么?二是写这些表达了什么?三是写的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把文章充分读深读透,再来提出些小的具体的问题。一节课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读文章提问题。
(3) 在作文评改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文评改不能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因为你改的痛苦他看得也不高兴。我让学生一起参与评分:我把中考作文评分要求写在黑板上,给他们说明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让他们给一部分作文现场打分。拿哪些同学的出来呢?写的好的固然好找,可是及格段的和不及格段的就需要教师做做工作了。我就给他们说现场拿出的作文老师都要当面点评更有利于作文的提高,所以我们班学生基本愿意主动拿出作文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基本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叫内容不充实,什么样的作文又叫深刻或者有文采。。。。。这样学生对作文的要求会更明白。
(4)评讲试卷时要关注大部分学生。
我在评讲试卷时要让错了的同学举一下手,对得分情况做一下说明并念一遍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给他指出扣分理由和原因,如扣一分的理由,扣两分的理由。这时大多数同学会主动站起来让老师给他找出症结所在。这样的课堂看似花时较多,可
是学生真的能有所收获,这样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5) 和学生一起设置教学目标
我上一篇新课文时经常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一篇散文,你们能告诉我这篇散文我们学它些什么吗?你们想知道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来学什么吗?”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阅读经验和预习课文的收获会踊跃发言,然后教师肯定回答:“很好,同学们对这类问题已经比较熟悉了,我们就学这些,就根据这些要求来阅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