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24 10:40: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160字。

  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下,艺术的创作与商业运作正积极拥抱互联网。短视频、公众号、电商平台等,缩短着艺术与受众、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然而就工艺而言,“物”的属性难以跨越屏幕的阻隔,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依旧要思考:在当下,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使用工艺?
  从古至今,工艺制作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的质量,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工艺品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艺术化发展方向,随后又开始探索回归自身并服务于生活的合适路径。工艺不只是艺术品,从非遗的角度看,回归生活才是最有力的传承。以刺绣为例,姚建萍从苏绣艺术家到创建姚绣艺术品牌、艺术生活空间的发展过程,颇具启示意义,艺术探索与生活化回归,是当代工艺的一体两面,前者致力于解决工艺的“可能”,后者体现工艺的“需要”。
  传统工艺要满足当代生活的需求,并不是易事。这要求工艺家深入理解当代生活空间。我们常在古装影视剧中看到刺绣等工艺的使用,它们也常陈设在各类博物馆里给人以观赏的愉悦。作为“古色古香”之物,它们在这里的功用主要不是供生活所需,而是在向我们讲解过去的生活。但是,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工艺还能带来什么?这几年,上海、苏州等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较具影响的手工艺市集,博物馆和书店所开设的手工艺生活区并不违和,一些品牌自然成长为艺术生活空间。它们所得到的广泛认可和市场反馈表明,工艺的实用性并没有完全消失,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它融入今人的生活。
  衣食住行的需求日新月异,许多传统的工艺呈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设计、材料、审美趣味都需随之变化。刺绣、织锦、雕刻等,在家居化的进程中离不开革新迭代,通过尝试更多的呈现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苏绣沙发为例,丝绸的娇贵特性与沙发的使用本有强烈冲突,但依靠科技进步和材料革新,推出具有耐磨性的人造丝绸和绣线,就能使之前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工艺在这里通过产品来呈现,依靠创新转化来获得活力,是工艺振兴卓有成效的表现。
  当人们又有机会与传统家具、衣饰以及老式的器皿再次相遇,那些使用它们的方式以及因此而兴起的想象与审美,都需要一个重新唤醒的过程。姚绣艺术生活空间展示了艺术家的作品及衍生产品,又经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和运营者的努力,采取展览加市场的方式,以苏绣服饰和文创联接咖啡、花艺展、古琴雅集等。这种品牌赋能与跨界传播,其实也重复着这样一个道理:工艺不是孤立的存在,它遵循特定使用场景的要求,探寻被这个时代所认同和欢迎的呈现形式,通过良好的设计实现工艺服务生活的目的。
  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让人期待。人们在发明、改进、运用和消费它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这样的探求:传统工艺为何有灵且美?怎样提升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如何实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传统工艺因为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可替代的特性,通过它可以提供一个让人感受温情、更新表达的环境。工艺是人与物之间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人们依旧需要通过它精确地传递造物的智慧和温度,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让好的工艺品成为人的长久陪伴。
  (改编自张志勇《回归生活是最有力的传承》,《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时代,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正在缩短,但商品“物”的属性仍难跨越屏幕的阻隔。
  B. 工艺家越是深入理解当代生活空间,越是有助于传统工艺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C. 古装影视剧中刺绣等工艺品的主要功用是向我们讲解过去的生活,却无法供生活所需。
  D. 许多传统工艺的呈现形式将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是因为衣食住行的需要日新月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从互联网背景下艺术创作与商业运作的特点出发,分析其优劣,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问题。
  B. 文章使用了大量当下工艺界的例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信服力,还使文章更有时代性。
  C. 文章采用递进结构,从艺术家的理解、工艺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的唤醒三方面论述传统工艺如何回归生活。
  D. 文章最后一段对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持积极态度,并立足于传统工艺与工业化生产的不同阐述了传统工艺的精神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某一传统工艺如果无法提高生活的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它的传承就失去了活力。
  B. 艺术探索和生活化回归是当代工艺的一体两面,两者相辅相成,分别致力于不同的侧面。
  C. 工业振兴要想有所成就,工艺就要以产品的形式呈现,依靠创新转化获得活力。
  D. 品牌赋能与跨界传播有助于唤醒使用传统工艺的方式以及因此兴起的想象与审美。
  【1~3题答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商品‘物’的属性仍难跨越屏幕的阻隔”错误。原文第一段是“然而就工艺而言,‘物’的属性难以跨越屏幕的阻隔”,选项中缺少就工艺而言这一条件,以偏概全。
  C.“却无法供生活所需”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是“它们在这里的功用主要不是供生活所需”。
  D.有两处错误。第一处第四段原文是“许多传统的工艺呈现方式”而选项中是“许多传统工艺的呈现方式”,对象不一样,属“偷换概念”;第二处“将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说法错误,第四段原文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属“混淆已然和未然”。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在场所与师资条件上需遵循的基本要求。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教培机构在师资审查与经营规范等方面的整改标准。202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将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