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冲刺高考广西语文预测押题卷(三)(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240字。
冲刺高考广西语文预测押题卷(三)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提“君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与之对举的“小人”。“君子”与“小人”的对立,无疑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等差性,意味着人群的等级分隔。所以,如果要讨论儒家君子与平等的关系问题,我们应当先对附着在君子身上的等差印象有所厘清。
在《易经》《春秋》《诗经》《尚书》等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中国早期文献中,“君子”一词最基本的含义即指“在位者”,也即统治阶级的成员、贵族或社会精英,而非指普通人。他们只是人群中享有特权的少数,而与之相对应的民众则被统称为“小人”或者“庶民”。及至孔子,“君子”一词的“位”的属性有所淡化,而被更多地贯注了“德”的意识和精神。理想的君子应该德位兼备,但是不管是从有位而言,还是从有德而言,君子这两点特征都意味着君子与其他人群的分隔,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等差关系。从治理的角度讲,君子治人;而从道德垂范的角度讲,君子是小人效法的对象。
我们知道,儒家的社会追求在于构建一个天下大同、人人皆有所养、万民和乐的文明和谐的社会,既然如此,它为什么要强调人与人存在的等差?为什么把“君子”这样充满等差意识的观念高调宣扬并加以追求呢?
众所周知,儒家的思想观念,就其根本而言,均建立在儒家对天地存在样态及其法则的本体理解基础之上,儒家的君子观念亦不例外。如《礼记•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应当说,儒家君子观念所透露出来的等差意味,是和儒家对天地自然秩序的形而上学理解具有直接关系的。在儒家的本体观念中,整个宇宙即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整体,而世界存在的这一本然状态是由天地之道决定的。“天地”构成了儒家理解世界具有终极意义的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都是由天地创生的,故《尚书•泰誓上》曰:“惟天地万物父母。”而在儒家这里,天地本身就是一种等差性的存在,如《周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荀子•王制》亦曰:“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天地以及由天地创生的万物都是等差性的存在,由这种自然意义的等差性,儒家也推导出人类社会存在的等差性。对儒家而言,人类社会的等差存在不仅是客观事实,而且正是人们之间有机配合、发挥出群体合力作用从而保证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可见,在儒家这里,等差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特征,生命乃由不同性质的事物相和合的作用而产生,属性相同的事物无法造就新生事物。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世界万物正因为等差性的存在,才孕育、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整齐划一的存在,只会导致整体丧失活力,最终造成机体的崩溃。故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由此可见,儒家君子人格的设定,确实存在等差意味。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人格的设定,倒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儒家追求一种不等的价值而反对平等。事实上儒家认为,等差存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客观实然,而且这种等差性原理本身也是维系宇宙生生不息的基本原理。故讨论应然性的问题,不能脱离天地万物等差存在这一本然事实。事实上,尽管儒家并没有明确将平等列为一种价值追求,但是透过儒家的这一等差性原理,可以看出儒家其实也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平等观。
(摘编自张舜清《儒家君子文化中的平等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君子”早期最基本的含义是统治阶级的成员、贵族或社会精英。
B.“君子”德位兼备的特征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产生等差关系的根源。
C.在作者看来,天地以及由天地创生的万物都是一种等差性的存在。
D.儒家认为,不同性质的事物相互作用就能产生新生力量和美好事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大量篇幅阐述儒家观念中的等差关系,但目的却是指向儒家的平等观。
B.文章多次征引儒家经典中的语句,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引用《周易•系辞上》中的语句,意在说明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等差性的存在。
D.文章以“在儒家这里”“儒家认为”等语句,对观点表述做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儒家看来,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之间也都存在着一种等差关系。
B.《劝学》中的“君子”与本文中的“君子”,在等差意识观上不一致。
C.研究君子文化中的平等意蕴,可以为当今中国平等价值观的培育助益。
D.尊重个体差异而非一味追求事物的整齐划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