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3 5:21: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350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语  文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冈恩来说,科幻小说是“变化的文学”,“其本身正是变化的最好例证”。“未来”取代了已然失落的“过去”,这个极为重要的历史变化,为科幻小说的诞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幻小说包含了这样一种基本观念,即宇宙是可知的,而人类的使命就是去了解宇宙,探索宇宙和人类从何而来,如何进化到今天的情形,又将往何处去。换言之,不是先有了一批新颖的故事,世人才懂得了“科学幻想”,而是在一种渴望真理、勇于探索推陈出新、朝向未来的整体氛围中,科幻小说应时而生。科幻文学正是通过展示现代科技带来的神奇变化和未来的无限可能,为读者提供了最主要的乐趣,这种乐趣被刘慈欣喻为“科幻的原力”。
  可以说,那种不断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在哪里出现,科幻的种子就会在哪里生长。例如,19世纪层出不穷的新发明,让凡尔纳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他成功将科技成就变成小说的主题。尽管当时还没有“科学幻想”这个概念,但凡尔纳回应了欧洲人面对科学奇迹时的狂喜。20世纪上半叶,永不满足现状的科幻精神在美国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促成了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新浪潮”运动,开始革新科幻的美学面貌,新一代作家广泛借鉴现代主义等叙事技巧,大胆开拓新的题材。在一些人看来,这些作品为了贏得“主流”文化界的认可,牺牲了故事的可读性。冈恩却指出,老派的科幻迷抵制“訢浪潮”科幻,根本原因不在于其晦涩艰深的文学技巧,而在于其视角的转变:放弃了此前的从广袤的时空尺度上审视人类命运、相信理性与科学能够引领人类前进的态度。而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的社会和个体的烦恼,并采取了非科学的、“感觉比思考更重要”的视角。
  不论读者对此抱持何种态度,时代精神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中国科幻诞生于本土文明遭遇空前危机的时刻。19世纪,曾经的“天朝上国”沦为落后的国度。一方面,否定传统和激进变革的意志由此而来。在这场变革中,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改造国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成为重要的文化工作,同时“小说”的功用被拔高,20世纪初的“小说界革命”中自然出现了科幻小说的身影。在1902年的《新小说》创刊号上,梁启超翻译了外国作品《世界末日记》,讲述了未来人类文明逐渐凋零的故事。他翻译的目的是展示天文学尺度上的末日图景,让国人能够改变好生恶死的心态,变得勇猛、刚毅,投身舍生取义的大无畏事业之中。另一方面,这种英雄气概又和一种国际主义精神融合在一起:先觉者们不仅要挽救自己的民族,更要为人类的和平共存谋划出路。梁启超曾说:“我辈宗旨……乃救地球及无量世界众生也,非救一国也。”这意味着,不但要以西方文明为鉴革新自我,也要以自我的困境为切入点去思考西方文明的弊端,在东西互鉴中为人类文明寻求新的价值与方向。近代中国虽然饱受欺凌,但在顽强的求生意志下,产生了奋发图强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这种精神和气概又受到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激励,化作对美好未来的信念和为信念牺牲的勇气。中国科幻文学正是在时代的巨变中,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类进步的梦想中汲取了“原力”。
  (摘编自飞氘《在时代巨变中追寻中国科幻的“原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西方的凡尔纳和科幻“新浪潮”,还是中国的科幻,都诞生于蓬勃发展的时代。
  B.20世纪60年代,新一代作家虽然大胆革新了科幻的美学面貌,却牺牲了故事的可读性。
  C.冈恩认为,“新浪潮”科幻受抵制的原因不在于其技巧的晦涩,而在于其视角的转变。
  D.中国文学界出现的科幻小说顺应了用现代科学改造国民世界观、人生观等的时代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第一段指出历史的变化催生了科幻小说,后文由此展开分述。
  B.文章论述中既有对科幻小说基本概念的理论阐述,又运用具体的事实来支撑论点。
  C.文章多举例论证,举梁启超的事例就论述了中国科幻文学改造国人观念心态的意志。
  D.文章通过中西对比,论证了中国科幻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新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宙是可知的,是科幻小说包含的一种基本观念,也是刘慈欣所说的“科幻的原力”。
  B.人类先在渴望真理、勇于探索的氛围中产生了“科学幻想”,科幻小说才应运而生了。
  C.中国科幻文学孕育于20世纪初的时代巨变,从国家民族和人类的美好梦想中汲取“原力”。
  D.融合了英雄主义气概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中国科幻文学,丰富和发展了科幻文学的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因其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态。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的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进而形塑高尚纯洁的人格。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有了“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