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二模高三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20 11:30: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520字。

  大通县二模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批评”肇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自四十年代由约翰•克罗•兰色姆创建《新批评》杂志起,标志着一个强大的“新批评”流派的诞生,他们对文学的阐释与批评建立在“文本本身”和“书面词语”之上,他们主张的是文学批评应该在本体论和体制上享有自主权。“新批评”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们标举的“文学的意义和真理”旗帜是文学批评的绝对真理,这就是“新批评”的中坚人物爱默生所倡导的“批评家在评判文学作品时应该完全依据它能否将读者引向真理”。虽然“新批评”流派于六七十年代便开始式微,但其文学批评的观念和方法至今仍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其“意义”与“形式”不可分离的批评观念应该成为批评的基本原则。
  二十世纪以来,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到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接受美学等,批评的多元化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批评的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批评论域的拓展,有助于建构一个更加广阔的、具有斑斓色彩的批评世界。八十年代大量的文学批评流派和思潮被译介到中国来,这才使得我们的批评在多种观念和方法的视界中获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在许许多多混杂的批评观念当中,我们的批评者往往会目迷五色,失去了批评主体性的价值判断,徜徉在一种价值无序的批评言说之中,失去了自我价值的定位,这种现象表明,专业性的批评家——说白了就是“学院派批评”已然进入了一个价值体系混乱的境地。中国的文学批评的主力军并非像欧美那样往往是由作家发起批评的热潮,而更多是由许多“学院派批评家”主宰着批评的市场,而学院派的作风让“活的文学”变成了他们“手术刀”下的一具具尸体的解剖,千篇一律的程序化阐释,让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在其批评的无影灯下走向了死气沉沉的太平间里的解读。这种批评方法源自“学院派批评家”遵循的一种古典的阐释学,在中国,虽然我们拥有大量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但是他们沿用的批评观念是陈旧不堪的。正如韦勒克在其《文学理论》中所指陈的那样:“学院派人士不愿评估当代作家,通常是因为他们缺乏洞察力或胆怯的缘故。他们宣称要等待‘时间的评判’,殊不知时间的评判不过也是其他批评家和读者——包括其他教授——的评判而已。”
  我们的现实状况是,由于学科分工太细,搞文学史的人未必通晓文艺理论,更重要的是许多人根本就不细读文本,而是采用一种现成的理论方法去“套评”文学作品,因此就未必有能力对当下的文学创作进行有效的即时性的文学批评。非常狭窄的学科领域研究,让大多数“学院派”的学者钻进了与现实社会距离较远的文学历史文本的分析研究之中,反反复复用放大镜去寻觅发掘其中的“韵味”。
  说实话,作为批评家的许多学者,其信仰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精神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批评者,只需秉持其批评的真理性,就并不妨碍他们用批判的武器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以抵达真理的彼岸,但是,不肯说出真话,却成为中国批评家们的一个通病,除去中国是一个人情世界的因素外,还有一种巨大的隐形力量扼住了许许多多批评家讲出真话的咽喉。
  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我们应该反躬自问:你的灵魂在场了吗?你有创造性的思考了吗?你的思考经受了灵魂的拷问了吗?你的批评文字中饱含了对这个时代的痛痒的深情哲学批判了吗?
  (摘编自丁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批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批评应捍卫“文学的意义和真理”这面旗帜,文学批评家应经常叩问“灵魂”,勇于说真话,将读者引向真理。
  B.进入二十世纪后,批评界流派林立,多元化观点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有益的东西。
  C.中国的文学批评的主力军是“学院派批评家”,他们主宰着批评的市场,用“手术刀”解剖“活的文学”而从中获利。
  D.目前,我国文学批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沿用的批评观念陈旧不堪,如喜欢用一种现成的理论方法去“套评”文学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介绍了“新批评”流派的产生、主张以及贡献,为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证打下基础。
  B.文章破立结合,论证方法灵活多样,第二段中比喻论证的运用,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C.文章引用韦勒克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时间的评判”对文学的评论是不可靠的观点。
  D.文章观点鲜明,结尾一段运用第二人称,连用四个问句加强论证,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批评”虽然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衰落,但使我国的文学批评获得长足进步。
  B.“新批评”所倡导的“意义”与“形式”不可分离的批评观念应成为批评的基本原则。
  C.因为学科分工太细,所以学者可能不能对当下的文学创作进行有效的即时性的批评。
  D.虽然很多批评家缺失信仰,但批评者只要秉持其批评的真理性,就会抵达真理的彼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会各方密切关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意见》的印发实施,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福社、回应百姓教育关切的生动体现。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