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80个字。
学古诗词,走进美的海洋
新昌县七星中学 梁玲萍 13515758572
摘要:中学教材中的古诗内容广泛,内涵丰富,蕴含着丰富的美,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感受欣赏不同的美。具体表现为:通过朗读背诵,开阔学生视野,感受自然美;通过品味赏析语言体会人格美;通过读读背背欣赏音乐美;通过改改写写展示创造美。
关键词:自然美 人格美 音乐美 创造美
诗词在我国源远流长,从《诗三百》起,一直至今。诗词内容广泛,内涵丰富,既呈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又抒写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华夏民族的辉煌历史,字里行间洒下了诗人的满腔热血。热爱诗词,阅读诗词,就成了后人一直追求的事。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编者以他深邃的目光,采撷了形式各异、众彩纷呈的诗词作品,分量比以往加重。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当利用教学机会,充分挖掘它们内在蕴涵的各种美,使学生理解古诗词优美的意境,感受傲岸的人格美,陶冶自身的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和写作能力。
一:开阔视野感受自然美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美,感受自然美。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体会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美;“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的柔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静态美;闭上眼睛,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刺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北国风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西域风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江南风光。
通过诵读,通过品味,学生年感受到不同的自然风光,感受到风光中蕴涵的各种不同情态的美、不同地域的美,以此了弥补自己不能行万里路而代来的局限,开阔自己的视野。
二:品味赏析体会人格美
“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首首诗词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诗词是作者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而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