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25 15:39: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020字。

  乌鲁木齐地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或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进而反思数据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唐宋诗词世界华茂繁荣,大数据可带我们领略其中新的风采。
  从个体诗人来看,唐诗宋词里谁的作品最多?数据显示,白居易名列唐诗作品量的榜首,诗作近三千;杜甫和李白紧随其后,都超过千首大关。宋词中辛弃疾的词作量位居第一,有六百余阕,其次是苏轼、刘辰翁的。宋诗的篇数,则由陆游称雄,凡九千多首,其次是刘克庄和杨万里的。
  数据不仅标示谁第一、谁领先,还蕴含更深层的文学史意义,可以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历史过程和变化动因,揭示规律性认识。比如,通过检视和分析唐诗名篇崔颢《黄鹤楼》的各种数据,可以发现第一接受者李白的评价和创作比拼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除自身的艺术含量外,故事传播和意见领袖的评价也是名篇生成的重要因素。
  数据还反映出诗人影响力与作品量的关系。杜甫、李白的诗作量名列前茅,辛弃疾、苏轼的词作量也是第一、第二。由此可以说,影响力大的诗人,其作品量也很大,但不能说作品量大就一定影响力大。白居易诗作量位居唐代诗人之首,综合影响力却没进入前十名。陆游的诗篇比苏轼多出两倍,综合影响力却在苏轼之后。由此可见,精品名作多才是成为影响力大的诗人的决定性因素。
  虽然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显示文学史的发展面貌和进程,揭示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与意义,但数据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效度有限,只能说明文学史的部分问题,而无法有效解决所有问题。二是信度受限,无论是人工挖掘还是机器自动提取,受人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数据的信度会有优劣高下的差异。
  由于指标种类少,目前衡量名篇名家的数据还不充分完备,尤其缺少内质型数据,因此需要持续不断地挖掘和充实。挖掘数据的难度,不仅在于到哪里找数据,更在于要找哪些数据。文学史上从来没有数据意识和数据存量,什么样的数据对衡量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文学繁荣程度、评价作家作品的优劣高低有用有效,这既是实践操作问题,也是理论认识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文学数据,需要分类分层建立起文学史数据的指标体系,以确保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也许应该考量以下三个层面:形式层面,体裁体式的创新度、丰富度;内容层面,表现主体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社会生活世界的深广度;艺术层面,表现技巧的难度和艺术表现的完美度等。有了完整的指标体系,才有目标和途径去寻找发掘数据,才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自动分析提取数据,不断扩大数据的种类和体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获得海量数据,不断满足大数据时代学术研究的需求。
  (摘编自王兆鹏《大数据里的唐宋诗词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时代,人们可以尝试用大数据显示和验证文学史,透视其意义,进而反思。
  B.研究数据可知,名篇生成取决于作品的艺术含量、故事传播和意见领袖的评价。
  C.因为受到人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所以数据的信度有优劣高下的差别。
  D.目前衡量名篇名家的数据不足,特别是缺少内质型数据,这与指标种类少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基于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大数据用于学术研究特别是唐宋诗词研究的论题。
  B.文章多处运用举例论证,目的是探究隐藏在唐宋诗词作者创作背后的真相与意义。
  C.文章既肯定大数据对研究的积极意义,也指出其不足,体现出作者辩证的态度。
  D.末段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清晰论述了建立文学史数据指标体系可考量的三个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指导贾岛“推敲”,贾的这首诗得以流传,这与崔颢《黄鹤楼》成名篇的原因相似。
  B.白居易的诗作量为唐代诗人创作之首,但数据反映其缺少精品名作,欠缺综合影响力。
  C.若解决好到哪里找数据和找哪些数据这两个问题,就能突破挖掘和充实数据的关键点。
  D.只有建立起文学史数据指标体系,才可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满足当下学术研究的需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领导下的税收工作逐渐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改革发展之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2004年启动增值税转型,20060 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这些改革举措,充分发挥了税收筹集财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