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四次模拟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6/1 8:13: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000字。

  绝密★启用前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科学技术革命史中,科幻作家往往扮演着预言家的角色,以科学技术作为创作动力,将建立在现有科学基础上的新想法融入作品,推动人类产生新的科学发明,让科学描述变成日常可见的现实,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亦为之改变。
  ②新的科学想法比什么都重要。黄金时代的主流科幻小说往往聚焦人物和环境的统一问题,触及到新文学的本质。人物是背景化的扁平人物,情节、情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站在冷漠的宇宙视角维度上,真正的“硬”科幻不以人类的情感和主观感受为转移。刘慈欣《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依照传统的文学趣味,这会被认为缺乏温度和情感,科幻世界竟然是如此冰冷。诚然,文学描写、叙述技巧可以增加美感,让科幻“软”一些,易于为大众接受,向传统主流文学靠近,也可以争取更多的读者。然而,执着于“内宇宙”的观念会让人类趋于封闭,丧失向外开辟的空间。科幻的理想是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是未来人类最大的希望和温暖。
  ③科幻有两种魅力,实用性和自由度。科幻是一种超门类小说,是一种元素,可以和其他小说类型融合在一起。科幻是实用的、自由的,和大众认为的不切实际、机械化的刻板印象刚好相反。面对世界的变化、环境的危机,真正的科幻作家不会放弃努力,会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和理性激情,“带着地球去流浪”。在科幻小说中,面对灭顶之灾的人类是不会轻易屈服的,他们抗争到底,研究如何在水下、在冰冻或是烧焦的地球上或是在外太空、在最陌生敌对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才是对人性更为真实的刻画。科幻为人类在极端冷酷的环境下生存而自豪。生存还是毁灭?在生命哲学层面,科幻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魅力。
  ④科幻小说的一大功能是培养科学家。科幻作家的职业往往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工程师、科学家等,他们通常为了传播科学技术而创作,科幻小说理想的读者是对科学发明感兴趣的人。科幻小说是一种拓展思维的力量,可以用来培养人们预测未来的习惯。科幻小说的力量就在于让人们相信科幻是关于现实而非梦想的文学。从“没有马的马车”到“汽车”,科学概念转化为技术发明,成了今日人类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阿西莫夫曾言:“需要给年轻人提供大量的粗陋单纯的科幻小说来阅读。”这是极言科学需要渗入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国科幻培养科学家任重而道远,培养科学精神需要从基础的、日常的科普起步,而科幻文学恰恰是科普的重要助力。
  ⑤科幻世界是文学和科学交错的世界。1818年,“蒸汽时代”,玛丽•雪莱也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在一次作家群体交流讨论后,融入哥特式小说风格,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科学怪人》。这种文学和科学的互相融合无疑是重要而具有创新意义的。
  ⑥科幻文学激发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砥砺的是判断力和思想力。希望中国的科幻文学创作能够乘着国家科技实力持续提升的东风,彰显自身的创新价值,畅想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为人类社会开拓出新的思维和发展空间。
  (节选自林叶《探寻科幻文学的创新价值》,原载《解放军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金时代的主流科幻小说常以人物和环境的统一问题为核心关注,而把情节和情感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B. 作者认为科幻小说具有拓展思维的力量,可以培养人们预测未来的习惯,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C. 科幻文学融合了文学和科学,能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砥砺判断力和思想力,具有创新意义。
  D. “科幻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科幻兼有实用性和自由度,改变当下人类的生存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标题“探寻科幻文学的创新价值”即中心论题,文章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中心论题展开论述。
  B. 文章首段论述科幻作家在科学技术革命史中往往扮演了预言家角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出下文。
  C. 文章第②段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来论证分论点“新的科学想法比什么都重要”,逻辑严密。
  D. 文章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如刘慈欣的《三体》、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学和科学互相融合的目的就是将建立在现有科学基础上的新想法融入作品,从而推动人类产生新的科学发明。
  B. 从传统的文学趣味来看,有些“硬”科幻被认为缺乏温度和情感,因为科幻的理想是创造新的人类生存环境。
  C. 科幻小说曾推动科学概念转化为技术发明,让科学描述变成日常可见的现实,从而改变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D. 借助当下国家科技实力持续提升的大好形势,中国科幻文学彰显了自身的创新价值,引领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来,“社会性死亡”话题在网络上备受关注。微博上“社会性死亡”话题有2.1亿阅读量,连相关的“猫的社会性死亡不过如此”“大型社会性死亡现场”等话题都有超过2亿的阅读量,让人不禁深思,这一网络流行语究竟有怎样的传播学上的意涵?
  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们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遭遇窘迫和难堪。这可能是因误解带来的小尴尬,可能是因社交能力不善造成的误会,还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