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石嘴山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360字。
石嘴山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每年5月20日—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北半球的节气物候又发生了变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南方地区总结的农谚则说:“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②小满节气跟雨水相关。如果北方冷空气深入到南方,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南方防汛的紧张阶段。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在黄河流域的麦产区,小麦刚刚进入乳熟阶段,如无雨水,再受干热风的侵害,就会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
③小满节气跟农事相关。传统农谚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三车指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要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农活不能耽误,家里的桑蚕业也到了紧张关头,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④小满节气跟生长相关,是反映生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现象的节气。大自然如此,人也如此。人体的生理活动在此节气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在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故人体应及时补充营养,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⑤中国文化对时空的把握多落实到身体语言上,对小满节气的观察就是如此,人们以色声味触等来理解时间的属性。如夏天的味道,在中国人看来,就是苦味。夏天的瓜果蔬菜多有苦味,人们甚至直接以苦命名,如苦瓜、苦菜等。《诗经》曰:“谁谓荼苦?”什么是苦味?人们说:“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苦味与火热的夏天之间的关系。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⑥苦味是夏天的本味,是南方的本味,也是青春的本味。青春需要吃苦,夏天需要吃苦,南方食物有苦味之底蕴,往往要加上糖以中和提鲜。相对应的,春天的本味是酸,秋天的本味是辛辣,冬天的本味是咸。生命在时空坐标里要深味当下的本质。这是时空的逻辑,是生命的逻辑。中国人称赞一个人会说,吃苦耐劳,说明了一个生命之坚韧持久跟苦相关。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⑦小满,春光谢过,初夏来临。时令的更替,亦如绿肥红瘦。此刻,每一片中国土地也都种下“小满”的期待。
(选编自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农谚“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与“小满不满,干断思坎”中,“满”均形容雨水的盈缺。
B. 5月间北方冷空气深入,遇上强暖湿气流,是造成华南一带暴雨、特大暴雨 主要原因。
C. 小满反映了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而生长发育的现象,因此人体生理活动此时处于最旺盛时期。
D. 以色声味触等来理解时间的属性体现了中国文化用身体语言来把握时空的特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小满与雨水、农事、生长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论说了人们对小满的观察与理解。
B. 文章引用老子的话,是为了论证“一个生命之坚韧持久跟苦相关”的生命逻辑。
C. 第⑤段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了“人们以色声味触等来理解时间的属性”。
D. 第⑥段采用议论方式,由苦味在时空坐标中的意义推及谈其在生命坐标中的意义。
3. 下列诗句中,与表达小满前后中国土地上“小满期待”不符的一项是
A. 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D.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中的“满”指“冬小麦灌浆不饱满”,而不是形容雨水的盈缺。
B项,曲解文意,原文说“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并未说“主要原因”。
C项,强加因果,原文“反映生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现象”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在此节气处于最旺盛的时期”之间不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种子主权包含种子保育和普惠使用的权利。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种子选育推广的主力,而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使市场力量成为主导力量。但如果没有农民的参与,种子主权就将失去社会基础。另外,种子是农业与食物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与空气、阳光、水等农业必须的要素一样,种子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国家的创造物,而是源于自然的馈赠。因此,人类需要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而非基于商业经济,来实现对种子主权的普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