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一中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5 19:39: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7160字,
天津市一中2006年高考语文预测模拟试卷(十一)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家畜(chù)汗流浃(jiā)中流砥(dǐ) 柱   打烙印(lào)
B毗邻(pǐ)  惟妙惟肖(xiào)  一曝(pù)十寒   不稂不莠(yǒu)
C骠勇(piào) 差强人意(chā) 提纲挈领(qiè) 耳朵磨也了趼子(jiǎn)
D讥俏(qiào)  信口雌黄(zī)  引吭高歌(háng)  嚼舌根子(jiá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       全世界的人种可以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不同人种的      
          是不一样的。白色人种的身材就高大魁梧一些。
(2)现在的流行歌曲中间时不时夹几句英语,往往让人莫名其妙,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懂,这种       英语的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对黑势力的惩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难就难在调查取证,一些与之有牵连的官员往往会设置障碍,       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A体形    乱用    妨害   B体形   滥用    妨碍 
C体型    乱用    妨碍   D体型   滥用    妨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拉克战俘、囚犯在监狱中惨遭美国男女看守凌辱、拷打甚至杀害的一幅幅骇人听闻的照片在媒体上公开后,全世界的人们纷纷质疑美国所谓的“人权”。
B陕西西安发生的假彩票案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竞相报道,人们议论纷纷,给体育彩票事业造成了恶劣影响,极大地损害了体育彩票的信誉。
C几年大旱之后,又遭遇大涝,在庄稼收割的季节,家乡却是五风十雨,阴雨连绵,眼看到手的粮食都白白烂在地里,真让人揪心。
D在呼和浩特市,牛玉儒是一位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好书记,他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因而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劳动力市场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高度的关注。
B2004年6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最新年度的政府审计报告,报告以短短万言曝光了大量的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风暴”般的效应。
C任何人命运的改变都是很难的,更何况,农民在知识、技能和资金的积累上长年处于弱势。全社会应该为农民这种艰难命运的改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D199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艾滋病毒的感染者约84万人左右,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左右。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产品销售需要代言;城市形象需要“美女作家”搞活……种种迹象表明:选美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我国泛滥开来。
B2004年海尔成为惟一人选世界100强的中国本土品牌的消息传出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球300多家新闻媒体广为宣传。
C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严肃追究失职责任的果断动作,在政坛引起极大震动,被认为“开了中国官员问责制的先河。”
D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气象灾害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灾种多,暴雨洪涝、雷雨大风、泥石流和滑坡等频发;二是突发性强;三是分布广。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是其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 我国“五四”以来的文学名著《狂人日记》《女神》《子夜》《日出》《家》的作者依次是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和茅盾。
D《战争与和平》《茶花女》《双城记》《伊豆的舞女》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法国的大仲马、德国的狄更斯和日本的川端康成。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
王若柏    谢觉民
某些史前事件虽然以民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存在,但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却存在着事实依据。“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如此,虽无准确的文字记载,但该神话被普遍认为以治理古代水患为事实依据。那么,另外一个重要的神话——“女娲补天”是否也存在着事实根据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怎样的生动的故事流传下来?
多年来关于女娲补于神话的研究不断涌现,虽然各家研究结果的解释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该神州的起源就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上世纪九十年代,山西社会科学院孟每繁仁认为,这是“远古时期地球上一场巨大的地质变化”。他依据女娲补天遗迹分布的地理位置,认为这一事件应发生在山西黄土高原一带。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即女娲补天的神话源自一次陨石雨撞击。
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这样论述: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从原文的含义分析,文中的精彩描述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