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字。
让真情实感在笔下流淌
内容摘要:
文章贵有真情实感,针对不少中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热爱生活,孕育开掘情感;热爱阅读,体验丰富情感;创设情境,激发诱导情感;授之以渔,抒发升华情感。本文事例详尽,论述全面,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真情实感
自200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写作部分新增了一条“感情真挚”的要求。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写作应是情感的自由释放,但是情感伪圣化、虚假化、低俗化、贫瘠化的现状仍令人心忧。“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如何让真情实感在学生笔下流淌呢?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总结出来和大家共享。
一、热爱生活,孕育、开掘情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也只有这个前提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走向深入。
怎样才能有热爱生活的态度呢?我认为应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入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文章的思想情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学生对生活不敏感的心变得敏感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开学初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我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文心争气。我问学生:“箭的力量在弦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文出一颗怎么样的心?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哪些气我们中学生该争?”通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确立了“文出爱心,争一派大气;文出真心,争一身正气;文出进取心,争一脸朝气”的行为理念。“从水管理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鲁迅语)一旦学生能注重自身的内在精神,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面向社会、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就能孕育出丰富的感情,把感情融进写作中,写出有情感有感染力的文章。如果学生缺乏真挚坦诚、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那么,写作就可能习惯于以假示人;如果学生思想简单片面,那么,文章就常常表现出狭隘偏激;如果学生自私,缺乏责任感,那么,文章就难免流露出冷漠和消极。
孕育、开掘出学生的情感,无情的山水,才会充满着情趣,这样即使不去刻意雕琢言辞,安排技巧,作文也会尽显真情的迷人魅力。
二、热爱阅读,体验、丰富情感
1、从课内阅读教材中体验情感
“为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作为主导者只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文章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作者、走向体验万千情感之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