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解析1)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8230字。
上海市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默写。(5分)
(1)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2)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苏轼《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及诗文名称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纵一苇之所如 前赤壁赋(注意“赋”的书写)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注意“常”“登”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选择题。(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
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
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
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
【解答】根据文段内容可知,文段的话题是“创新”。空格前的句子是对创新的介绍,所以第一处应为相同的内容,应为③;再根据空格后的内容“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可知应先说产品,再说服务,所以第二至四空格处应分别填写①④②。
故选:D。
【点评】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2)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
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
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在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是以道德学说的面目出现的。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等努力使经济学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