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主题1:奋发与进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6 16:49: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6400字。  主题1:奋发与进取
  1. 炳烛而学
  【出处】刘向《说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注】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典故评读】
  “暮”字有“傍晚”的意思,所以师旷让晋平公点燃烛灯,在其大惑不解之时,连用三个比喻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还是大有裨益的,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对于学习来说,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肯学习就会有收获。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持续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才能够把握得住。
  【适用话题】年龄心态终身学习
  【速用片段】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课题。所谓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产生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晋平公想学音乐,又觉得自己七十岁了,已经晚了。师旷对他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这就是说,学习没有早晚之分,什么时候学习都不会过时,这正是终身学习思想的萌芽。终身学习意义不可小觑,它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也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2.扫除天下
  【出处】《后汉书•陈蕃传》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注】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典故评读】
  陈蕃15岁时就有志于“扫除天下”,可谓年少志高。他生活在东汉,那时朝政腐败,朝廷长期被外戚、宦官窃据,官吏鱼肉百姓。陈蕃要扫除的就是这些污垢。他官至太尉,多次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不畏强御”的人。后来他与人合谋诛杀宦官,结果计谋泄露,反而被害。陈蕃的志向虽然未能实现,但他“扫除天下”的豪气为后人所推崇。也有人从上述材料引出不同的观点: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一个房间也不肯打扫干净的人,怎能去扫除天下的恶人坏事。因为要成大事的人必须从小事做起,只有雄心壮志而无脚踏实地的行动,大志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适用话题】志向家国情怀务虚与务实
  【速用片段】
  人生要有大格局。大格局就是内心呈现的一种大气象,大境界,大趣味。东汉陈蕃,15岁时曾有名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尽管有人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相质疑,但他“扫除天下”的豪气却一直为后人所推崇。这里呈现的就是一种大格局人生态度。大格局是磊落坦荡、无私无畏和志存高远的品格,是不为一时之利争高下、不为眼前小事论短长的气量,是“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风度,是“穷则的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胸怀和抱负。
  3耕柱之悟
  【出处】《墨子•耕柱第四十六》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译文】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好马值得我去鞭打。”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典故评读】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可是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耕柱觉得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于是,师徒之间这才有了一次精妙的对话。墨子用马和牛作比,告诫耕柱子,正因为马有能力上太行山,所以要策马,以此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责任。责任和要求成正比,担负的责任越大,责任感越强烈,越能严格要求自己,也越能接受更多的批评和监督。
  【适用话题】自律鞭策躺平与内卷
  【速用片段】
  年轻人好比,然而比是有学问的,有些人越比越清醒,有些人越比越糊涂。耕柱子非常优秀,可是仍然经常遭到墨子的责骂,心里不服气。墨子问他:“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耕柱子从老师的问话里幡然醒悟:好马才值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