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主题9:忠勇与勤勉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800字。 主题9:忠勇与勤勉
1.作壁上观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释义】
壁:营垒。此典指楚军奋战秦军时,各诸侯军的将领都在军营壁垒上观看成败,不参加战斗。后以此典比喻坐观成败,置身于事外。
秦末,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与秦军大战于巨鹿城下。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各军驻扎有十多座军营,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各军将领都从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的喊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于是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进入军门时,没有一个不是用膝盖跪着向前行走的,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成为诸侯的上将军,诸侯军都隶属于他。
【适用话题】奋发有为逐梦有我青春无悔
【速用片段】
佛系青年与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时代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时代,不朽的青春应当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和时代共鸣,与潮流并进。弄潮儿在时代大潮中大显身手,而自己仅仅是一个观潮者;工地上热火朝天,人们纷纷为在建的大厦添砖加瓦,而自己躲在一旁,自顾逍遥:这样的青春在子孙后代面前有何骄傲可言?想起壁上观的故事,楚军英勇攻击秦军,而各路诸侯的将领却从营垒中观望。英雄和狗熊,泾渭分明,前者流芳,后者遗臭。人生短暂,无论是奋斗者、进击者,还是观望者,遁逃者,我们都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但我们在历史上留下的身影是不同的,对后代的影响也觉不一样。
2.敢死之士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
【释义】
敢死之士指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尽散家财,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冲击围城的秦军。后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
秦军围困邯郸城,楚国、魏国答应分派解救赵国的援兵还没有到,秦军加紧围攻邯郸,邯郸快要守不住,平原君赵胜很是忧虑不安。这时,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
【适用话题】勇于牺牲保家卫国敬畏英雄
【速用片段】
也许有人会说,担责任太劳累,讲责任太麻烦。其实,作为社会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家乡?你不担责我不担责,谁来推动社会进步?你或许知道敢死之士的故事,秦军兵临城下,邯郸危急,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拿出家财,供士兵享用,以此来激励士气,保家卫国。平原君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得到三千敢死的士兵,李同也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之不存,家将焉附?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这是生活的法则。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潇洒走一回”。
3.三败之辱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