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修辞手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修辞手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高考作文要求语言有文采、有表现力,语句要精彩、有深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值于文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议论文作为考场上的“保险文”,因其以理服人的特点,常常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只要有强大的逻辑,深刻的说理即可稳中取胜,不必在提升语言上下功夫了。实际上,好的议论文语言准确而不失鲜明,生动而不失概括,甚或让人一眼千年,分数可能直奔50+!
那么,如何提升议论文的“言”值呢?除了用词高级化,表达多样化之外,跟记叙文一样,句子修辞化!请为句子穿上修辞的外衣!适时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议论文的语言生动,语意丰富,下笔则烟云飞动,落纸则鸾回凤惊!下面就议论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作一解说。
引用、化用和仿词。或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前人的句子为我所用,或更换现成词句中的某个词语,仿造出新的词语。这些活用后的句子常常言简意赅,含蓄形象,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使文章平添诗意,韵味十足,于理性的说理中融入了一份典雅之美,不仅可见作者的文学素养,还可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贴切的比喻。“比喻是写作的神水”,议论文中巧妙设喻可以使枯燥的说理变得形象生动,使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荀子《劝学》一文通篇设喻,化抽象的学习理论为浅显易懂的生活道理,让人深受启发。
排比、对比与对偶。这三种手法容易形成整句,整句说理不仅让论述更周密透彻,还能增加议论的气势美,读起来痛快酣畅,更能使句子富有韵律节奏,有音乐的美感,从而产生诗性的语言美。材料句用整句,显得材料丰赡,储备充足;分析句用整句,则说理透彻,极具感染力,尽显文采。
设问与反问。不少议论文在议论分析时都显得空洞乏味,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若活用问句,则可既摆明了自己的困惑,又引发读者深思,摆脱了千篇一律的陈述,增加了文章的抑扬感,引发诗性的浪漫思索,甚或直击灵魂,使人警醒,让文章顿然生辉。
修辞手法有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常见的几种,写作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提升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助力文章再上新台阶。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于1915年9月,是他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所写的发刊词。文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