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指导:打通创新类作文的“任督二脉”
- 资源简介:
约6460字。
2023届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指导:打通创新类作文的“任督二脉”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同学为作文发愁,不是写不好,而是摆脱不了常规思维和作文模式的种种限制,致使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难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分值。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作文时善于求异并借助想象就不愁写不出新意来。可以这么说,求异、想象对于创新作文而言,犹如任督二脉对于习武之人一般重要,非打通不能臻至大成。
一、打通“求异”巧谋布,多种方式创新作文
创新与求异,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开来。创新离不开求异,求异有助于写好创新类作文。所谓“求异”,就是要善于从一般事物的寓意里由正求反、由反求正、由褒求贬、由贬求褒、由扬求抑、由抑求扬、由对求错、由错求对,以此达到创新的目的。
一般而言,通过求异实现作文创新,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逆向思维,审题求异。审题是写好一篇作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我们能从相反或相对的角度去思考、审视某一作文题目,往往能够产生超出常规的构思和不同凡响观念。如2011年辽宁大连高考作文是以“容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考生拟题为《告别狭隘之心》,在审题时“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逆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立意构思,从反向角度切人“不容纳”,我们不妨来看看这篇满分佳作:
如此逆向思维,使得所写出的文章不仅立意高远、内容深刻,而且不落窠臼,自然让人耳目一新。
2.转换角度,立意求异。所谓转换角度立意求异,就是指作文立意时不拘泥于某一常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按照某一传统观念去看待事物,而是以那些具有思辨色彩的典故、成语、名言等为对象,通过发散思维求得标新立异的结果,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盛赞“第一个”,可此文却为被人们瞧不起的“第二个”唱起了赞歌。如此转换角度、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后,作者用例证法来说明做“第二个”也颇不易,甚至“需要精神上非有更高的境界不可”,接着又用对比法突现“第二个”的重要和不可或缺,最后则极有理性地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而又不失之偏颇。使读其文者既感眼前一亮,又觉深受启发。
3.不拘常规,文体求异。对于高考作文而言,其常规意义上的体裁,除了记叙文,就是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