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备考:考场作文引用古诗词的方法
- 资源简介:
约7800字。
高中语文备考-考场作文引用古诗词的方法
如果要想短时间内让自己的作文有点“亮点”,有一种立竿见影的办法的,那就要掌握作文提分利器——引用古诗词。
这是考场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
1.文章标题引用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
再如《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2.文章开头引用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3.文章正文引用
在正文中,旁征博引,用古诗词阐释自己的观点,既有理据,又有诗情。例如,在谈和读书有关的话题时,就可以用上下面的一些诗句:
【1】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适用于阅读,传承等。这首诗选自陶渊明的《赠羊长史》: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
陶渊明认为,他从“古人书”中可以得到知识和娱乐。读书,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目的性,还要有选择性,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变为自己有用的知识。“古人书”是可贵的。它是后人认识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借鉴前人经验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同时还要学习世界文,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要有目的读书,还要有计划读书,既要博览群书,又要精读好书,择善而从,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总之,欲知千载上,必读古人书!
【2】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适用于读书等。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