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3630字。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口语交际中,情感交流主要依靠表情、身姿、动作等体态语来完成。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身处异地,体态语无法观察,于是发展出网络表情符号来进行补充。照此看来,网络表情符号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表情的模拟,弥补了网络语言情感交流手段不足的缺陷。然而,网络表情符号的作用不止于此,它还发展出了体态语所没有的功能。
首先,有些网络表情模拟真实表情,并将其明确化、符号化了。在真实的人际交流中,表情本身是变化多样的。同样是微笑,有人笑不露齿,有人抿嘴一笑,有人仅仅是嘴角上扬。其语义指向也是含混的,既可以表示赞同、默许、欣慰,也可以表示嘲讽、不屑、无奈……真实表情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本能反应,没有像语言符号一样经历约定俗成的过程;而其实质是想表达一种情绪或者情感,很难逻辑性地精确把握,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然而,在网络表情中,真实表情被符号化为千人一面的图像,每个人发出的“ ”都是一样的;在使用中,其情绪或情感也慢慢固定下来,指向一个确凿无疑的情感状态,比如“ ”就是表示“络表情已经脱离了本能反应,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现象。
其次,有些网络表情符号模拟了特别的体态语,使之能够普遍应用。这些体态语虽然在口语交流中真实存在,但其实很难控制,很难广泛使用。例如因为窘迫、尴尬而额角流汗的表情是可能发生的,但生活中这样的情绪反应其实是很少见的。不过,在网络语言中,表示“大汗”的“ ”却随处可见。再如使用频率很高的笑哭“ ”,在真实情境中也是很难做出来的。这时候,网络表情把自然流露的情感状态变成了一种自主选择的交际策略,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控制和使用。
最后,有些网络表情符号还创造了实际交际中并不存在的体态语,以此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绪意义。比如“ ”这个网络表情,用来表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在现实中就是不存在的,没有人会在旁观看热闹的时候真的掏出一片西瓜来吃。而这个“ ”主要表达戏谑嘲讽的态度,有时直接用作反语的标记,这种表情也完全不可能在真实交际中发生。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反而不能够简单明确地表达旁观、嘲讽的态度,而要通过语气、语调、表情、身姿等手段来综合实现,而且还不一定能够表明态度。在这方面,网络交际借助网络表情符号反而更加便利,更加直观准确。
由此看来,网络表情符号并不完全是对真实表情的模拟,两者的差异也带来了网络时代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据说人类真实的表情有几千种之多,使用者根据生物本能在下意识地使用它们、理解它们。到了网络年代,虽然丰富的网络表情提供了诸多选择,但日常使用的其实只有几十种。为了弥补丰富程度、细腻程度不足的缺憾,我们开始夸张化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动不动就是五六个表情连用,“浮夸”成为网络交际的一种集体风格。与此同时,情绪的流露也变成了交际策略,网络交际中表情符号的选择虽谈不上深思熟虑,却也经过了一定的利益权衡和得失考量,“表情”慢慢变成了可以控制的逻辑反应。这种种变化,是网络表情符号广泛使用后的必然结果,是耶非耶,还留待我们好好思考。
(摘编自徐默凡《网络表情是对真实表情的模拟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网络表情符号补充了网络交际中交际者缺失的体态语,真实展示了交际者的表情、身姿、动作。
B.真实表情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本能反应,是情绪、感情的流露;一些网络表情则把真实表情符号化。
C.在口语交际中,有时就算借助了语气、表情等手段也未必能表明态度,这催生了网络表情符号。
D.网络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使“表情”变成可控制的逻辑反应,不是情绪的流露,交际丧失真实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从三个角度围绕网络表情模拟真实表情的问题进行讨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B.文章中的事例分析细致具体,对“微笑”的阐述、特别体态语的分析都能够体现这一点。
C.本文的论证深入浅出,严谨论证的过程中不乏幽默生动,体现出作者较好的文字功底。
D.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尾段在收束全文观点的基础上,还强调了第一段提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网络表情符号可以模拟特别的体态语,还发展出体态语没有的功能,可以说,它丰富了情感表达的方式。
B.人们把一些虽然存在但难以控制的体态语变成了固定的符号,这为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被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
C.在网络交际中,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补充体态语所没有的功能,并且使用方式越发多样化,所以值得大力提倡。
D.“‘浮夸’成为网络交际的一种集体风格”与网络社会交际中表情达意的需求有关,并不是作者的负面评价。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界中每一种生命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繁荣自己的种群,植物的种子集中于亲本植物附近会加剧竞争和加速死亡,为了寻找适合定居和生长的生境,开拓和占领新的领地,在种子成熟的季节,大自然会顿时喧闹起来,植物们迫不及待地一展才华,施展着各自的看家本领,为种子准备一次奇妙的旅行。
果实是被子植物的传承策略和手段,它们是献给种子传播者的报酬。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变化外,还伴有复杂的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