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记叙文写作指导方略示例(2篇)
- 资源简介:
约3690字。
高中阶段记叙文写作指导方略示例(2篇)
高中阶段作文教学,依然不外乎记叙文和议论文两个重心,而前者相对于后者来说,教学的难度更大。学生写作时普遍存在着诸如文体不清晰、详略不得当、不习惯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总是被逼迫的写作,效果肯定不好;二是老师在平时进行教学指导时,多注重写作思路和技巧手法的讲解。如,题目的写法、开头的写法、结尾的写法、修辞的运用,甚至全文写几段,在第几段段尾点题都要严格规定,写作文如同做“八股文”。当然,行文结构固然要教,但强调太死就会过犹不及。“文无定法”,评定优秀记叙文的标准还有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合理的表达和丰富的感情;三是学生不愿意写真实故事或者没有自己的故事可写,只能胡乱编造,空话连篇,仿写套作,毫无新意。学生习作没有真情实感与独到见解,就注定了记叙文教学的失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会学生找到记叙文的“写作点”,通过一个点来展开
比如,学生可以把车票、钢笔、玩具车等实际的物品作为一个点。再如,车站、教室、超市等地点类“写作点”。又如,冬日、春雨等时间类“写作点”,让学生学会自己设置作文的线索,在时间、地点、对象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限制。
二、记叙文写作应该是写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要求学生写作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能涉及科幻、神话、穿越等内容,胡编乱造不行,脱离实际不行。
三、感受生活,写出人生的真精彩
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的感觉,常常是不知道写什么,写出来的也往往是从课外书、电视节目中看来的,甚至把小学、初中课本中的故事写进作文里。他们认为真实的生活中没有可写之事,这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件痛苦而又可怕的事情。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时常选择一些十分贴近生活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自己生活中符合题目的真人真事,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说”一篇300~400字的文章。学生通过互相探讨与学习借鉴,慢慢发觉不借助课外书和电视节目,自己的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精彩故事可以说给别人听,让自己感动也让其他同学佩服,学生渐渐学会了反思与分享,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与满足感,于是慢慢学会观察他人、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的青春感受。
四、老师“偷懒”,让学生批改作文
老师批改作文,批语一般比较短,并且有许多术语,高一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有的甚至根本看不懂。有的老师还很喜欢用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