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6 12:12: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07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新疆伽师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从过去的途径单一、数量有限逐渐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若作进一步考察,会发现在海外传播环境下,中国典籍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衡性。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最大的是《西游记》,最小的是《水浒传》。在传播文化圈上,四大名著在东亚、东南亚多国传播影响力最大,其中日本对于《三国演义》的追求热度不亚于国内,产出了大量的影片、戏剧等作品。
  探索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外传播时,译介学者往往需要在保持原著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兼顾目标语言所对应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欣赏趣味。《西游记》之所以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是因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冒险主义、惩恶扬善的精神,更易于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从而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看到,美国拍摄的《西游记》虽以原作为蓝本,其宣扬的思想则仍以西方思想为主要线索,人物刻画与美国电影中的经典英雄形象也较为接近。而对于《红楼梦》这样富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来说,西方读者在接受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西文化相互分立的特性,构成了两者互补的前提,使文化互鉴更有价值,从而得以升华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以此来助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西游记》的传播效果使我们意识到,应当继续深入挖掘中国典籍中既能体现民族利益,又能为受众所接受的普遍性传播要点,如《水浒传》体现的对国家的忠诚、对压迫的反抗,《三国演义》所体现的“德为先”的价值取向,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生长点,寻求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
  其次,增强市场意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目前我国的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和目标定位明确的营销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内出版传播机构应提升对中国典籍的认识,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增加沿线国家的多语种教育,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中国文化典籍外译教育。如以四大名著在东亚、东南亚文化圈的流行为突破口,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向外部文化圈传播。
  最后,把握心理需求,打造中国典籍海外传播新平台。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设计适合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故事。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优势,使故事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生动形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典籍讲述出来。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他国听众的理解,更能打动年轻人群体。
  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作为一种跨文化行为,我们应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全球文化互鉴基础,升华文明共融,从而开创更为互惠包容的发展前景,促进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摘编自季璇《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已由内容单一、数量有限走向多维,但传播现状并不均衡。
  B.四大名著在亚洲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地区,就是因为地缘关系较近、文化交流活动频繁。
  C.美国《西游记》所宣扬的思想和人物刻画都有别于原著,原著已然失去了海外传播的价值。
  D.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要不断寻求文化新的生长点和内在普遍性,以利于文化的共通共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肯定了目前我国文化典籍在海外的影响力,但也指出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辩证而全面。
  B.文章多次以“四大名著”在海外的传播为例,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典籍在海外传播的原因和范围之广。
  C.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思想高度、市场意识、心理需求三个层面为中国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指明了方向。
  D.文章最后一段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阐明了中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要求译介学者既要保证典籍文化的精髓,又要兼顾目标语言受众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审美趣味。
  B.中西文化相互分立而又相互影响,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互惠包容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C.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文化典籍的市场需求与国内不同,营销策略是否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决定着我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的成败。
  D.为加速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应不断丰富传播形式,与时代、科技的进步相结合,不断打造适合不同海外受众的传播平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坐拥“青少年”和“粉丝”两种身份的社会个体,青少年粉丝富有主动创造的激情,却又被打上了叛逆浮躁的标识;他们既是媒介化社会中积极主动的弄潮儿,却又经常在媒介技术的迅速扩张下演变为被动无意识的“群氓”。对青少年粉丝而言,偶像崇拜几乎是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