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五次复习检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30 9:18: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65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五次复习检测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儿童本位”究竟应该以哪里的、什么样的“儿童”为本位?中国“儿童”自被“发现”起,便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与“国家民族”这一宏大命题叠合在一起。从晚清“少年中国”的激情呼吁,到“儿童”作为“人性”的发现与解放的重要载体,中国“儿童”在现代语境下,既是弱小、纯洁、自然未开化的代名词,又是被委以重任的国家未来。这一悖论使作为现代语境下的“儿童”带有极强的中国特殊性。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作家们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他们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儿童”总是呈现出浪漫唯美与现实关怀并存的特性。首先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叶圣陶的《稻草人》中的浪漫唯美。《稻草人》中被界定为具有“儿童本位”特点的4篇童话——《小白船》《燕子》《芳儿的梦》《梧桐子》,从没有名字到以青子、芳儿等唯美词汇取名,无不在体现抽象和概念化的“儿童”特点。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认为,作家努力捕捉儿童的心理、想象和情感,但“所表现出的一切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灵依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其原因恐怕正在于抽象的一味浪漫的童心未必能完全概括中国儿童活泼丰富的心灵世界。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这个时期作家们作品中的“儿童”,也有着现实关怀的一面。这体现在《花园外》《祥哥的胡琴》等作品中,即类型化的儿童演变为长儿、祥儿这样沾染泥腥气的名字。其中《画眉》有极强的隐喻性,飞出黄金鸟笼的画眉“因为见了许多不幸的人,知道自己以前的生活也是很可怜的”。走出封闭的、被想象为纯真浪漫、不需要共享成人文化信息的“童年”宫殿,才进入了更广阔的真实的童年生活。在《花园外》中,只想到花园看看的长儿被守门人一把推开,受到众人嘲笑,“长儿听见笑声才发觉花园门口停着这许多车辆,坐着这许多人。他难为情极了,慢慢地爬起来,装作没事儿一样,看到别人都不注意他了,才飞快地溜走了。回到家里,母亲还在洗他的衣服,长儿也不跟母亲说什么”。如此真实的心理和动作描绘,让“长儿”兼具共性与中国个性,栩栩如生而意味独特。
  (摘编自金莉莉《现代儿童观与中国儿童文学叙事变革》)
  材料二:
  儿童文学不应该仅是“给儿童看”的文学,它还应该是“成人文学”,即应当是“帮助儿童成人”的文学。考验儿童文学价值的地方,在于作家要如何让孩子勇敢面对诸如死亡、孤独、歧视、不幸等等话题,在小心翼翼向孩子展示人生的全貌时,提前给他们注射疫苗,锻造心灵。
  艾利克斯•希尔《天蓝色的彼岸》,讲述因车祸死去的小男孩哈里,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和家人做最后告别的故事。创伤性的死亡,被处理成为对家人、朋友的眷恋。小男孩带着读者经历了一段理解和接受死亡的心路历程:“好好活着,别担心我。我很好,死亡早晚总会发生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儿童既有弱小、纯洁、自然未开化的一面,又承载了国家未来,这种悖论赋予“儿童”极强的中国特殊性。
  B.作家虽在努力地捕捉儿童的心理、想象和情感,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准确抓住中国儿童活泼丰富的心灵世界。
  C.真实的心理和动作描绘,将长儿当时的困窘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塑造了他兼具共性与中国个性的儿童形象。
  D.从帮助儿童的角度看,儿童文学作者不应该回避人生的沉重话题,而应该正向引导,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第一段先破后立,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现代语境下的‘儿童’带有极强的中国特殊性”的观点。
  B.“但故事却不能成为终点”言外之意是还应该关注故事的教育价值,呼应了材料二第一段中的观点。
  C.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都没用到太多高深的学术术语,而是逐步展开自己的观点,于平淡中蕴藏深意。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式,两则材料都呈现了内容翔实、理据充分的特点。
  3.下列各个选项观点与材料二观点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萤火虫姐弟历险记》通过萤火虫“小姐姐”和“小弟弟”在城市中的“冒险”经历,带小朋友们发现身边可能被忽略的生命。
  B.叶圣陶在其童话作品《鸟言兽语》中,借麻雀和松鼠间的对话,展开了关于“鸟言兽语”与“人言人语”孰是孰非的讨论。
  C.刘易斯•卡罗尔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讲述了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D.麦克•莫波格的《奔向荒野》讲述9岁的小男孩威尔,身处异乡、父母双亡,不得不依靠智慧在丛林之中艰难生存下去的故事。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侧重论证儿童文学的哪一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干校六记•下放记别
  杨 绛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我们夫妇同属学部;默存在文学所,我在外文所。一九六九年,学部的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下放干校的地点在河南罗山,文学所是十一月十七号走。
  这次下放是所谓“连锅端”——就是拔宅下放,好像是奉命一去不复返的意思。没用的东西、不穿的衣服、自己宝贵的图书、笔记等等,全得带走,行李一大堆。我们的女儿阿圆、女婿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