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5 21:21: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630字。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二)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纸“贴条形码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日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传来捷报,在以往丰硕的发掘成果的基础上,此次祭祀区发掘1834平方米,新发现的6座坑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大量新出土文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了以往古代巴蜀研究的一些迷失,进一步勾勒了中华先民早年突破地理疆域限制,在多民族交流融合中开拓前行的壮间历史画卷。
  相对于中原广袤平原,巴蜀偏于一隅,向来以山高水远著称。过去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诸如四川这样的巴蜀地区,文化多半是封闭的,与中原文化没有什么实质联系。如顾颉刚的《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认为:“当时的蜀国本和中原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春秋战国间才同秦国起了交涉••••••不幸历代人士为秦汉的大一统思想所陶冶,认为古代也是一模一样的,终不肯说这一块土地上的文化在古代独立发展,偏要设法把它和中原的历史混同搅和起来,于是处处勉强拍合,成为一大堆乱丝。”
  三星堆大规模考古发现证明,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是晚期之末起,巴蜀地区与中原间就打破隔绝,开始往来交流,有时还是比较畅通的频繁交流。从本次发掘出土的若干新器物即可看出,巴蜀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铜瓿等,为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与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玉琮有明显的渊源关系;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壁、玉璋、玉戈等,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同类器物存在。
  三星堆遗址大量令人赞叹的丰富文物为如何看待和解读蜀国古史传说提供了新的参照坐标。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曰:“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对于诸如此类的蜀国古史传说描述,尽管并非孤证,但由于缺乏并无从进行确凿的考订,过去史学家多丰持审慎接受态度。
  三星堆考古表明,许多古史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往往是有一定史实背景的。《大戴礼记•帝系》《史记•夏本纪》均称,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这就是说,夏王与蜀王均为颛顼的后代.因而夏文化与蜀文化自应有一定的关联。有趣的是,三星堆发现的陶盉和玉璋,与位于洛阳东部偃师境内的夏文化遗址二里头考古发掘出的盉和玉璋,存在明显彼此交流影响的痕迹。
  三星堆遗址汇聚了青铜器、城市建筑、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设施,它昭示着长江与黄河流域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古蜀文明既有自己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受到中华文明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东方文明不同区域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三星堆考古及探源工程,正在为我们掀开中华先民筚路蓝缕、互学互鉴的神秘面纱,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砥砺同行的演进历程。这是对历史的寻根,也是对今天的启示和未来的展望。中华先民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历史华章。
  (摘编自钱念孙《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
  材料二:
  公共考古的核心思想就是考古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各主体均有权了解和参与,公共考古事业者有责任和义务公开宣传文化遗产的价值。公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参与公共考古,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文化遗产,还在于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从文化遗产传播的视角上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公众能够在各种媒介上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考古证明,巴蜀地区与中原间打破隔绝,开始往来交流,是自新石器时代晚期末起,甚至有可能更早。
  B.过去因为缺乏考古、实物等确凿的证据,尽管一些蜀国古史传说在多部典籍中出现,史学家多半仍然不接受。
  C.古蜀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既有独立的起源,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又与中原文化密切交流,直接或间接受中原文化影响。
  D.要想有效传播文化遗产的价值,就要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特别重视文化遗产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代文人学士普遍认为巴蜀偏居一隅、山高水远,故其文化在古代是独立发展的。
  B.比较三星堆和中原出土的文物,证明一些蜀国古史传说有史实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C.电视台直播三星堆考古进程,引发收视热潮,说明媒体与考古的融合使公共考古实现了公共传递。
  D.兵马俑等古建遗址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柱,说明文物还有间接的文化创收价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刘某爱好古物,在随州古墓群挖出春秋早期曾国国君曾侯宝的铭文鼎之后转卖。
  B.三星堆遗址考古,对近两百个出土样品进行碳-14测年,确定了其埋藏的年代。
  C.新生入学之际,北京某小学在文庙举办隆重的“开笔礼”,启发学生尊师崇礼。
  D.绝大多数考古资料如出土文物、标本等,在发掘结束或报告完成后被重新雪藏。
  4.材料一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三星堆遗址发掘期间,央视推出系列直播特别节目《三星堆新发现》,请结合材料谈谈对此举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悼彭雄同志
  彭雪枫
  读三月三十日山东战士报《一个不幸的消息》之后,终于最后证实彭雄同志-红军时代的老战友-光荣殉国了!悲怆的心情,发出了无数次的叹息!
  1930年9月,我奉命到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那时正在围攻长沙的战役中,师司令部驻扎在一个小村庄里。一到门口,首先碰见的是一个年纪轻身材大的青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