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 资源简介:
约14120字。
第一单元
一、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音字形
1.《沁园春•雪》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ɡ) 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 滔滔(tāo) 折腰(zhé) 俱往矣(yǐ)
成吉思汗(hán) 一代天骄(jiāo) 红装素裹(ɡuǒ)
2.《我爱这土地》
嘶哑(sī) 悲愤(fèn) 汹涌(xiōnɡ yǒnɡ)
腐烂(fǔ) 黎明(lí)
3.《乡愁》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我看》
(二)重点词语
1.《沁园春•雪》
(1)天骄:天之骄子。
(2)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3)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4) 妖娆:娇艳美好。
(5)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6)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
2.《我爱这土地》
(1)嘶哑:声音沙哑。
(2)止息:停止。
(3)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乡愁》
(1)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票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2) 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3)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光艳:鲜明艳丽。
(2)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3)鲜妍:鲜艳。
(4)柔嫩:软而嫩。
5.《我看》
(1)忧戚:忧伤烦恼。
(2)流盼:转动目光观看。
(3)摇曳:摇荡,晃动。
(4)漫游:随意游览。
(5)勃发:焕发;蓬勃生发。
(6)枉然:白白地。
(7)飘逸:漂浮,飘散。
(8)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9)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10)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二、文体常识
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 或“曲子词”。词体萌发于隋唐之际(一说萌芽于南朝),与燕乐的盛兴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现代诗歌的特点有:①形式自由,分行排列;②意象经营重于修辞;③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
三、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其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写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因此而得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他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