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4(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取与舍·得与失.docx
2023届高考备考素材:加强生态保护 共建美丽中国.docx
轮素材讲义:跟《人民日报》学高分小众素材.docx
加强生态保护 共建美丽中国
事件
塞罕坝——时代的绿色传奇
从北京一路向北,至河北省最北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镶嵌于此,这里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属的塞罕坝。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塞罕坝一带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生态日益恶化,渐渐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共计369人的创业队伍毅然走上塞北高原。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林场创业者们愈挫愈勇,重整旗鼓,在1964年春天,一场“马蹄坑大会战”大获成功,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植树造林,重整山河。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拔地而起,筑起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如今这满眼的绿色,并非大自然恩赐,美丽失而复得,是几代务林人胼手胝足的结果。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4年,塞罕坝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9年,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入选“最美奋斗者”……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是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在山西右玉、在陕西榆林、在甘肃民勤……一代又一代人与沙害抗争,“绿色长城”不断在神州大地延展。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他指出“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
如今,“塞罕坝”这三个字,已经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一个绿色发展的美丽符号。
【多维解读】
植树造林,利在千秋。塞罕坝筑起为京津阻隔风沙、涵养水源的“绿色长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塞罕坝的生态保护意义长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施惠于子孙后代的大功业。
……
主题十:取与舍、得与失
作文题目:
【2023届高三雅礼中学月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人向插花师学习插花。她刚将花枝插入篮中一二,插花师就告诉她,哪些枝叶需要剪去。对着插花师手中的枝剪,她本能地用手护住:“不要!”那些枝叶在她的眼中,都是如此美丽,一枝一叶,都舍不得放弃。 “要学会舍得!”插花师说。一篮花,在插花师的指导下,在纠结和不舍中插就,在惊喜和自得的目光中摇曳生姿。换了你会怎样?对着枯枝败叶,你自然毫不手软;可面对同样青翠的枝叶,依然明艳的花朵,你怎么舍得?何况,生活远比插花复杂。一些选择,利弊未明,一些选择,指向遥远的未来。你该如何“舍得”?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和思考?请以“舍得”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作成文,字数800以上。
审题提示:
本题包括情境、提示、要求三个部分,情境材料是考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体认知与出题方向融合的重要信息;提示段则用以引导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范畴、角度、倾向等;要求部分是明确具体的文体、话题、主题篇幅方面的要求。情境材料,除了作为入题引子,考生还当借以领会出题意图。“要学会舍得”显然是这个故事的精髓。如何理解它呢? 有“舍”才有“得”,“舍”是“得”的手段。至于插花经过,插花人的不忍剪除,插花人与插花师的分歧,完成美丽作品的结果,都可以视作一种情境化的演绎,对应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考生的联想和思考。提示语段,则在情境材料的基础上既给予提示,也明确思考方向。以花为例,残枝败叶之“舍得”易明,而翠叶鲜花之“舍得”难为,移之于生活的种种情境:利弊未明、前途未卜,则人们的“舍得”之判断不可以轻下。最终,文章的高下,有关文辞,更取决于考生关注视角、生活领悟、眼界认知的差异。
作文素材:
主题角度:舍与得 失去与拥有 物质与精神 人生定位
金句名言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 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民谚
2.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劝酒》
3. 如果你错过月亮时 你只是流泪 那你也将错过群星。——泰戈尔
只有舍一朝风月,才能得万古长空。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
……
2023届高考语文议论文二轮素材讲义
——跟《人民日报》学高分小众素材
匠心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强国建设,“匠心”铸就。从一枚螺丝钉的打磨,到精确到毫米级的工艺,小环节里有大学问,也能做出大成果。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从技术工人自身而言,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只要具有“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就能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实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摘自: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引申】素材也可以作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节决定成败”、“平凡中造就不凡”等主题作文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