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
- 资源简介:
约13910字。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86-190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文章《这一代的清风明月》中,作者感叹“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请以“找回清风明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审题指导】
写好这个题目需要:
1、思考找回的原因是什么?既然要找回,说明两点,第一清风明月消失了或者说被我们丢了;第二清风明月对我们的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意义。
2、何为清风明月,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
3、如何才能找回。
沿着这个思路去写这篇文章,问题就不大了。
比喻类题目有限制性和开放性。
【范文】
找回清风明月
摇着木铎的采诗人,往返在乡间的泥泞之上,循着愚夫愚妇的呢喃歌唱,记录着一首又一首的《诗经》民谣,《诗经》之“风”,正是那一代的清风明月,而那木铎后的采诗人,记录的,正是那一代人的生活。【说明清风明月是什么,有何意义?】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个人生活,而我们这一代却好似漆黑一片,哪有寥寥星辰,哪有明月千里,哪有清风拂面,人们的生活能力在退化缩减,直至萎缩为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和奢望,在无尽的奔流中顺流而下,甚至为了超越别人抛弃增加人生质量的器物,就这样“奋不顾身”的追随,或者说,是仓皇的逃亡,他们在路上,丢掉了自己的生活,直至暮年回首,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不过薄如蝉翼。【联系现实,亦是“找回”的原因】
生活,是一致中的异响,是集体中的个人,是狂热中的理性。生活背后,是个人的特点,是小我的精致体现,我们追求时代价值的一致性,但同时,需葆有个人价值的独特性,就好比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幕,需要明月的指引,需要星辰的灵动,需要清风的生机。
如今的莱茵河畔,是那个经历过五年轰炸的城镇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的和平与安详,可与众不同的是,岸边那所高大的教堂,依然矗立在那里,仍如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