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热点时评选荐
- 资源简介:
约36640字。
2023-02-04热点时评选荐
第一模块 年味文化
第二模块 奋斗与青春
第三模块 人物风采
第四模块 烟火生活
一、瞧,手机屏幕之外的风景
光明日报
“云旅游”“云灯会”“云冰雕”“云拜年”“云祈福”……兔年春节,许多地方和媒介平台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示春节文化场景,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休闲娱乐和精神生活。
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中国年带来了新气象。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即时通信、社交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5G技术的使用、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不断升级,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VR、AR、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投入应用,这些,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片段都能被实时记录,人生的每一个感动时刻都能即刻共享。过年,“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成为过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变成现实。
但虚拟世界的便利,也带来生活世界的疏离。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小小手机,六寸空间,塑造了人们几乎全部的生活世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27亿,占网民整体的97.7%;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占网民整体的68.1%;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有研究显示,成人每天查看手机60至110次。有些人甚至除了睡觉,全天泡在网上。机不离手、机不离身,使不少人成了“低头族”;精准画像、算法分发的内容传播,制造了束缚人们的“信息蛛网”;短视频、朋友圈成为“信息瓜子”,一刷就是几个小时。许多家庭成员身处一室却相对无言,唯有默默刷手机;屏幕成了将人与人隔离开来的坚固壁垒。
过年,恰恰应该是突破人心之间网络鸿沟的契机。
年,是内涵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意象。“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的岁月流变,“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的人事更始,都在一个“年”字之中。“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年,意味着丰收喜悦;“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年,意味着普天同庆;“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年,意味着欢聚相守;“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年,意味着吐故纳新;“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年,意味着遥想未来。对中国人而言,年,包含着收获与总结、除旧与纳新,团聚与相守、欢乐与憧憬。情感融通、心灵沟通是中国年最鲜明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