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400字。
新疆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同时明确部署我国“十四五”期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由此足以看出数字文化产业的文化强国使命。
从工具属性看,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类型,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硬实力;从文化建设本身看,不断涌现的数字文化新产品能够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二者是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看,数字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数字技术优势,能更精准把握不同国家人群的消费需求,创造出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数字文化产品,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看,当前人类已进入数字化城市星球时代,该时代的强国将是字化强国,而数字产业为该星球的主导产业,满足数字星球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为数字文化产品,数字文化产业内在统一于数字化强国目标,数字文化产业强国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三次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变革。计算机的发明开启了数字化进程,互联网的应用让数据广泛流动起来,移动互联网将人和数据合二为一,创造了无尽的数字化场景。在从计算机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承接过程中,数字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演进,推动着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数字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互联网发展的后半场肩负着实现从优到强的高质量发展与升级的重任,致力于实现数字文化产业强国目标。
随着5G、VR、AR、区块链等技术的推出并逐渐成熟,数字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NFT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概念与实践逐步拉开序幕,这些都对数字文化产品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优质内容的创作是核心。优质数字文化内容突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对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有序化、规模化、深度化的数字化沉淀和保护,通过最新的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再创作与数字化展示、传播,推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例如,近年成功出海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陈情令》《庆余年》《上阳赋》《鹤唳华亭》《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作品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背景,并得到海外观众的共情。
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产业类型,其具有全球流动的基因,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强国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不同时代数字支撑技术的不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正处于新业态裂变期以及数字文化产业强国建设期。这一时期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强国建设应基于实际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在资源保护、内容创作、产品开发、制度完善、国际文化安全等方面形成有利于数字文化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
(摘编自顾江《文化强国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期间的政策导向中,可以看出数字文化产业府负着文化强国的使命。
B.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技术优势,能创造出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数字文化产品,这体现了它的工具属性。
C.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次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
D.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数字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还将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从优到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工具属性、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多个角度论证了数字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的密切关系,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写5G、VR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数字文化产品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等现状,旨在论证科技进步必将使数字文化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C.文章借助《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成功出海,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文化产品创作内容这一核心要素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D.文章指出数字文化产业肩负着文化强国使命,并深入论证了二者的关系,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强国建设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时代的现代化强国本质上是数字化强国,要想实现数字化强国目标,就必须把数字文化产业强国建设放在首位。
B.建设数字文化产业有助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C.当前我国的数字文化产业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战略层面要关注资源保护、内容创作等多个方面。
D.近期北京举办的数字敦煌艺术大展,可谓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再创作与数字化展示、传播的典型案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更大力度、超常规举措,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吉林省东丰县东丰镇横道子村田间,插秧机来回穿梭,村民王海波边忙活边说:“机器插秧,省工省力效率高。”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种粮大户梅朝辉说:“政策实惠,灌溉方便,今年继续种高山冷水稻。”“种地有补贴,价格走势好,种双季稻的劲头更足了。”江西省安福县洋溪镇塘里村种粮大户肖泉说。政策稳预期、强信心。中央财政在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的基础上,近日再次下发100亿元一次性农资补贴。
(摘编自高云才、王浩、常钦《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