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70个字。
作文教学要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向性
鄂州市葛店中学 范志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教学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作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因而它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它要求全面反映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作文教学陷入误区,作文教学改革收效甚微,恐怕问题就出在这评价上头。由此可见,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作文评价都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写个评语。同一篇作文,不同的教师可得出大相径庭的评价结果,因为传统的作文评价是单向的平面的,它是以老师为主体的;而新的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价是多向的立体的,它以学生为主体,包括对学生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作文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等。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价标准为什么具有多向性呢?这是由语文
的人文性或文化品格、作文评价目标要素的综合性、写作的个体差异以及写作的质量观的差异性决定的。
第一、多元的时代为作文评价标准的多向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使整个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也让人们的思维逐渐丰富起来。人们开始用不同的视角分析、讨论、评判生活现象,接受和容纳新的事物和思潮。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价值观,而文化本身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我们对文化现象的解读以及对文化载体教育功能的利用,都要与文化本身的特点相适应。而我们过去在评价方面,概念条文,尤其是传统意识中抽象出来的条文,或在次基础上建立的赏识系统,占有习惯的支配力量。比如,在作文中,写劳动必然是伟大,写秋天必然规律是歌颂收获,写母亲必然是奉献和爱。别的不敢说,也不敢想。在人文领域里,我们的价值观里头,对人本身的重视不够,关怀不够。比如说,见义勇为与珍惜生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