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10 14:57: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850字。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三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在经历“审美的复苏”“体系的探索”“现代性转换”之后,得益于视野逐渐阔大,经验不断充实,正在走进新的阶段。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试图重新找到中国文化根性,展开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在这样一个回头细看的过程中,传统文学生活中大量新事实被看见,与此同时,“中国文论”研究越来越多探向历史维度。这时出现了两组对比鲜明的趋势:一方面是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弱的理论解释力;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去西方化”,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能进去而不能出来,不能告诉我们“破”了西方之后要“立”什么,以至于一度迷失目标。当下学界已经认识到,在大量新事实充分发现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大的理论综合,超越以往对中国文艺的阐释与解读。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简言之,这个新论述就是“中国文论的历史自觉与现代阐释”。这一新论述有两个轮子,一是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与新意义;一是活古化今,在解释当今文艺实践中不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譬如,一些学者通过多年个案与专题研究,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新事实拓展新眼光,新眼光发现新事实。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重新认识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这与中国文化整体复苏和社会普遍文化自觉是相适应的。
  中国文论是否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还要看它能否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中国文论的文化自觉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相通的,这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所在。与此同时,中国文论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譬如,文学创作如何在中华崛起的时代,充分涵育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而“国身通一”的士人理念、“家国兴衰”的志士情怀,正是千年中国文论主流,即严羽所谓盛唐诗为“第一义”以及王国维所谓“屈子文学之精神”。说到底,“文以载道”的“道”既是客观历史大趋势,也是这个大趋势内化为士人身心的担当。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文学活动中起作用。正如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所说,当代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无论怎样新变,还是跳不出中华传统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因而,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中国文论核心价值仍然与当代审美经验和文化实践发生直接关联,并对当代文学创作发挥重要影响。
  (摘编自胡晓明《强化中国文论阐释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论视野逐渐开阔,经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几个有局限的阶段后,现在走进新的发展阶段。
  B. 近年来,中国文论从传统文学生活中发现了大量新事实,但依然缺少一个大的理论综合,表现之一是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弱的理论解释力。
  C. 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它们摆脱了前面几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带来的局限,发展出了新的理论论述。
  D. 中国文论新阶段的发展应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发现新事实与新意义,二是能活古化今,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中出现的两组趋势,论证中国当代文论研究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B. 文章以中国文学“文体”极为丰富的新发现为例,论证中、西文论研究存在不同。
  C. 文章第四段,引用严羽、王国维的观点,论证了中国文论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D. 吴文辉关于网络小说的论述,意在论证当代文学创作既要创新,又要传承传统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文学除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大文体外,还有其他的文体形式,这是中国文论研究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后的新发现。
  B. 中国文论研究进入新阶段后有了关于文学边界、文学功能的新发现,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后面很大可能会有其他新发现。
  C. 如果中国文论能发展出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形成新的成功的理论论述,那么中国未来的文学创作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D. 当代文学要涵育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也应成为文学创作者的文化自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C.“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它们摆脱了曾经几个历史阶段所带来的研究局限”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二段“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可知,并没有说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强大的原因,因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中、西文论研究存在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年 2020年
  全国科普工作人员(万人) 186.82 181.35
  专职科普创作人员(万人) 1.73 1.85
  专职科普讲解人员(万人) 4.11 4.17
  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规模(亿元) 172.97 171.72
  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亿人次) 1.72 1.15
  科研设施开放数量(个) 10664 8328
  科研设施接待人数(万人) 954.28 1155.52
  (摘编自《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发布)
  材料二: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传道授业天上来,将科学课堂搬上太空,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如此科普,值得点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