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9字。
2006年江苏高考语文卷逐题详解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殷yīn 殷勤 殷红 殷切期盼 家道殷富
B.调tiáo 调和 调停 风调雨顺 调兵遣将
C.识shí 识趣 卓识 识微见远 识礼知书
D.朝zhāo 朝晖 朝觐 朝不保夕 朝秦暮楚
【答案】C
【解析】今年的语音,学习2005全国卷一的命题思路,采用1998年题型,考查了最常见的多音字,难度不大。判断重点为A项殷红、B项调兵遣将和D项朝觐。
【考点】该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音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易错点】“殷红”读音判断不准。
【备考指导】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抵牾 划时代 彬彬有理 崭露头角
B.宣泄 破天荒 戎马倥偬 蛊惑人心
C.凑合 泊来品 重整旗鼓 食不果腹
D.愿景 万户侯 滥竽充数 声名雀起
【答案】B
【解析】由于去年采用句子形式,得分率很低,今年错别字回归常见的词语形式,错项设置分别为“彬彬有理(礼)”、“泊(舶)来品”、“声名雀(鹊)起”,这正如去年很多份高考试卷一样,考查点大多采自2005年4月22日著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在创刊10周年大会上公布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试题还选用了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刚收入的“愿景”这一新词用作辨析,存在一定困难,当然,这对于关心去年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消息的学生来说,还是很熟悉的了。
【考点】该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易错点】“彬彬有理”“愿景”字形判断不准。
【备考指导】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两次申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答案】A
【解析】命题者将近义词辨析和成语使用结合在一起考查,增加了考查容量。B项“凶猛”修饰“猎人”不当,“凶猛”与“凶悍”使用对象错误。C项“评头论足”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D项“感同身受”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而原题中“我”就在现场,不存在“就像”的问题,使用不合语境。A项“声明”和“申明”前后使用都很恰当。难度不大。
【考点】该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易错点】“感同身受”场合搞不清楚。
【备考指导】实词辨析题——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熟语——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B.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C.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答案】C
【解析】江苏今年病句的错项设置和前两年一样,病点较为单一而且依旧不够清晰,判断有困难。A项“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缺主语。B项应改为“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D项“地铁紧张施工时”应改为“在地铁紧张施工时”,“掩护……安全”搭配不当。
【考点】该题重点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易错点】“掩护……安全”搭配不当,考生不易发现。
【备考指导】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二、(9分,每小题3分)
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