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20090字。
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伯林认为:“人类必然拥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否则他们就不再是人类。”也就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普遍的价值追求,无疑可以成为判断社会是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标准。
①包括物质性的、社会性的、精神性的追求
②由此必然衍生出一些共通的、普遍地存在于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追求
③所有的个体既然都同属于人类这个物种
④就必然有这个物种共通的、普遍的基本需求
A. ③④①②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2.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听众的力量
杨贝
①古典时期,早慧的希腊人高度重视听众的力量。希腊人看到了听众在思想交流中的主导作用,悉心整理出一系列以听众为中心展开沟通的演说经验,是为修辞学。在十六世纪中期出版的《哲学拾珍》丛书中,有一幅以修辞学为主题的封面版画,画中的修辞学俨然一副女王模样,诗学、法学、历史学、自然哲学等学科围绕侍立。
②从笛卡儿开始,听众的形象发生变化。从前的听众是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但在笛卡儿之后,理性成为听众的唯一属性。人的情感与理性被对立起来,情感因为妨碍理性认知而被贬斥,修辞学所总结的调动听众力量的方法被贬为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的诡计。笛卡儿以后的人们相信,只要是真理,不论谁来说,不论以什么方式说,不论说给谁听,效果都是一样的。逻辑才是真理的良配,修辞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侍婢。这样一来,曾经贵为三艺、七艺之一的修辞学,在二十世纪初期退出中小学课堂也就不足为奇。
③但“二战”让人们看到理性的真相。爱因斯坦在一次反战演讲中说:“我知道讨论基本的价值判断是徒劳无望的。比方说,如果有人主张把灭绝人类种族作为目标,其他人很难从理性的基础上驳倒他。”如果基本的价值判断无从确证,单一真理论很容易成为罪恶的掩护。战后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心存怀疑、接纳不确定之于自由的意义。多元主义凭借包容性取代一元论,却让一个问题变得突出: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协调行动?新修辞学就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④“行动”是理解新修辞学的关键。行动视角使得理解思想交流、看待听众的维度更丰富、更立体,它们着重从事实的角度考察听众力量的产生、作用机制。新修辞学将听众由理性思考的大脑
2. 下列看法不符合新修辞学“行动视角”观念的一项是 ______
A.言说的意义来自于言说者与听众的共同参与、相互作用。
B.言说者不应该关心语言的逻辑性,而应该重视修辞手法。
C.言说者应该借助技术手段、自我的行为举止来增强效果。
D.言说者要调动场景、措辞、听众等因素,赢得听众认同。
3. 新修辞学反驳笛卡尔的观点,下列有关他们的基本前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理性不是听众的唯一属性,人的情感与理性并不对立。
B.不能对推理和证明能力的运用范围加以不恰当的限制。
C.事实上人们往往并不依据看起来唯一合理的结论行动。
D.听众兼有理性与情感,而且往往依据情感来采取行动。
4. 依据新修辞学的观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表达与交流需要具有“读者意识”。
B.说理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
C.言说的意义有待读者共同创造完成。
D.说理关注说给谁听而不是如何说理。
5. 第⑤段画线句是新修辞学围绕“权威的论辩”展开的论述,请评估这一论述的说服力。
6. 如果你是传统逻辑学的支持者,你将如何对“逻辑才是真理的良配,修辞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侍婢”这一观点加以辩护?请简述你的辩护要点。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昨夜闲潭梦落花
谢冕
①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花落无声”四个字。这四个字来自一个遥远的记忆:母亲绾着发髻,身着白色的夏布衣裙,她在树下的井边洗衣。那是一座古老宅第幽深的院子,母亲的身子一起一伏。她的身前身后落满花瓣。那些花是细小的,细得呈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