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与跳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1830字。
《西游记》 精读与跳读
作品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全书故事引人入胜。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中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小说家。
主旨情感这部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更像一个励志故事:人生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阅读指导本书建议用五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三遍阅读。(1)高效跳读。《西游记》文本较长,可以采用跳读。具体可分为:章节跳读、人物跳读、故事跳读、语言跳读。(2)专题精读。精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深思情节联系,体会故事启示,做到有侧重地阅读。(3)整体速读。有了跳读、精读的基础,我们已经对《西游记》的精彩的情节、人物、语言、主题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这可能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我们可以进行第三遍阅读,从头到尾,前后贯通,兼容并收,全面阅读。理清情节先后顺序,弄清人物发展变化,明晰取经大体行程,把握小说整体风貌。
作品知识点梳理一 内容提要(跳读)
章回 简介 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1---7回) 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为后文提供背景材料。 花果山称王 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8--12回) 介绍小说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 取经化众生
第三部分(13--100回) 写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战胜各种妖魔鬼怪,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唐僧西行,在五行山救出悟空。悟空打死强盗,唐僧抱怨,悟空一怒而去。观音给唐僧一定嵌金花帽和一道紧箍咒,以此约束悟空。后在鹰愁涧收白龙马,降服熊罴怪,在高老庄收服猪悟能,黄峰岭降服黄毛貂鼠精,流沙河收悟净。后观音等四圣试禅心,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唐僧误会悟空并赶走悟空。在黑松林,八戒义激猴王,收了怪物,继续前行。斗金角、银角大王,乌鸡国除妖,火云洞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请观音收服妖怪。途径女儿国,蝎精淫戏唐三藏。六耳猕猴欲骗取真经,悟空将其打死,回归取经队伍。在火焰山,悟空三调芭蕉扇,后误入小雷音寺????????????最后取得真经,返归东土。
二 人物性格及重要情节(精读)(带◎要求能够复述,带※要求识记掌握)孙悟空:重要情节
经典情节 具体经过◎
大闹天宫 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抛出金刚琢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八卦炉中逃大圣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来被擒。太上老君把他投到八卦炉里,企图炼回自己的金丹。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孙悟空不仅没有死,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收服熊罴怪 在观音院,悟空卖弄锦襕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谋取袈裟,反被悟空施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熊罴怪窃走。观音变作苍狼精模样,悟空变化仙丹,诱熊罴怪吞下,降伏此怪。
大战黄风怪 师徒三人来到黄风岭,唐僧被虎先锋捉走,后猪八戒打死虎先锋,悟空为营救师父与黄风怪打斗,被黄风怪三昧神风吹伤双眼,护法伽蓝帮忙治好眼疾。悟空变为一蚊飞入洞中,探知黄风怪最怕灵吉菩萨,便请来灵吉菩萨帮忙收伏妖怪,原来黄风怪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精,因偷了清油,下界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