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88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第Ⅰ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 )其中。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一到十,( )地重述。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__________________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 ),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掀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的叠加,而且带来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酝酿 按部就班 四平八稳
B. 酝酿 循规蹈矩 稳扎稳打
C. 隐藏 按部就班 稳扎稳打
D. 隐藏 循规蹈矩 四平八稳
2. 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是一种手段,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B.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手段。
C.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手段。
D.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酝酿”,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用来比喻使事物达到成熟的各种准备活动。“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语境指“悬念和陡峭的转折”促使小说情节的发展,故选“酝酿”。
第二空,“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语境“平行回望,从一到十”“重述”等词提示散文一板一眼,按步骤、顺序进行处理时序的一种方法,故选“按部就班”。
第三空,“四平八稳”,原指说话做事稳当。现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稳扎稳打”,有把握地作战。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语境情调运用进行时态构思和描写的好处,与“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意义相对,故选“四平八稳”。
故选A。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
B.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歌。
C.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曹禺的《雷雨》标志着中国的话剧由发展走向成熟,老舍的《茶馆》是当代话剧的典范。
D. “侍坐”指师生闲坐,自由交谈;范增因被项羽尊为“亚父”,故在“鸿门宴”中“南向坐”,占据最尊贵的位置。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简言之,“风”有教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则是形容圣德的意思。如果就《诗》的内容实质来说,《国风》一般是各地方的歌谣,而《雅》《颂》则是朝廷宗庙的诗歌、舞诗。《风》,即“风土之音”,是地方的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