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5 15:51: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540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修正带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答题卡不要折叠。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之一便是其特重饮食的传统,把饮食问题奉于至上的位置,而不仅仅停留在感官享受的表层上。历史上,铜鼎这种食器曾被作为政治与权力的象征。古之兵器、车器、农器、工器众多,而唯有食器被频繁作为礼器,这些都源于食器的独特地位,反映的是重饮食的文化习惯。饮食行为与中国古“礼”的形成存在着密切关系。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此即礼的缘起之一。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由饮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长大成人,而遂有冠有婚有丧;有个人而后亦有群体,群体间乃需有祭、射、御、朝、聘等礼以“协于分艺”,才能形成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
  其实,围绕饮食与餐桌,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一般认为,筵席的出现与古代的祭祀、礼俗和宫室、起居密切相关。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已出现宴饮礼仪,其时制定有“设宴之法”。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时代的祭祀十分频繁,需要安排很精致的礼器,盛放丰盛的祭品,奏乐唱歌,顶礼膜拜。祭祀之后,必得将祭品分给大家吃掉,这便是宴饮的雏形。到了周代,周公加以变革,把一部分宴饮从祭祀中剥离出来,设宴饮之法,成为人们在一起宴饮所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随着历史的绵延,筵席得到长足发展,食礼也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蕴却基本未变,体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宴饮古礼的内容与细节令人惊叹。通过阅读古籍文献可以发现,作为汉族传统的安饮礼仪,便有如下纷繁复杂的程序:首先主人折束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宾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循就座次;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莱,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至于席间之斟酒上菜的规程,《礼记•曲礼》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葵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深处末,酒浆处右。”座次方位同样大有讲究,一般以座北面南为尊,是餐桌的上首;座东面西次之;座西面东再次;面北为下首。下首通常为主人座位,最次。在饮食过程中,应依个人的身份地位行事,敬重尊者与他人,对食的选择、食用的量度均应体现出个人的高贵品德,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所谓“于饮食中见人品”。
  (摘编自陈洪东、任婷《传统宴饮礼仪的社会文化意蕴解读》)
  材料二:
  宴饮作为一种仪式象征,同时也是家族伦理的存在方式,因此实饮活动不仅是贵族家庭的一项基本生活内容,而且是出于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家族伦理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功利目的,
  《红楼梦》中宴饮活动的座次方位、场所位置等空间因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作为食器的铜鼎在历史上曾被看做是政治与权力的象征,这源于食器的独特地位,反映出古人重饮食的文化习惯。
  B. 中华民族的宴饮礼仪从祭祀礼仪中剥离出来,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成为人们在宴饮时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
  C. 殷商时期,便已出现了宴饮的雏形;周代,设置了宴饮之法。此后历经几千年,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几乎没有改变。
  D. 宴饮作为家族伦理的存在方式,具有维护和谐稳定的家族伦理结构和等级秩序的作用,座次安排通常有一定讲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认为彬彬有礼的社会的形成依靠的是饮食,因此把饮食奉于至上的位置,而这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
  B. 材料一第三段写宴饮礼仪中,座北面南为尊,座南面北最下,置菜要“脍炙处外,醯酱处内”等等,目的是反映儒家礼制的等级思想。
  C. 礼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古人财货和人力应谦逊推让分配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源于古时的“会餐分食”问题。
  D. 古代宴饮活动 礼制要求十分严格,比如《红楼梦》中,无论主仆,在宴饮场合都要亦步亦趋,循礼遵节。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三段引用《礼记•曲礼上》中的记载,论证了宴饮中斟酒上菜的规程和座次方位都大有讲究。
  B. 材料一主要对中国传统宴饮古礼的源起、发展过程、具体内容等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C. 材料二采用总一分—总结构,主要就《红楼梦》所展现的宴饮礼制与人情关系进行探析,条理清楚。
  D.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我国宴饮古礼中的座次方位问题,虽侧重点不同,但都表明了“辨方正位”的重要性。
  4. 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族传统宴饮古礼的两个显著特点。
  5.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等众人在藕香榭游园、吃螃蟹,座次安排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样的座次安排反映的宴饮礼仪遵守的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掉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