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290字。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
2.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宿迁市准备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以制定相应的宣传保护措施。我校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请同学们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二、任务活动,合作实践
任务一 文化遗产我知道(前置)(参考资料一)
1.班级组织学习,了解我国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日”的相关内容,为下一步活动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各小组组长负责收集组员的资料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明确: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