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01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ChatGPT为这个剧烈变革中的世界带来哪些影响?ChatGPT为一直因循的教育体制带来哪些变革?以往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应该怎样发展?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本刊采访了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卫炳江。
《中国教育信息化》:作为技术方面的专家,您一直以来都关注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这次ChatGPT这么低门槛地走到大众中来,您怎么看它给社会以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卫炳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对世界的冲击可以媲美工业革命、资讯革命对整个世界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也包括对教育的冲击。社会各个阶层都会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影响,ChatGPT只是“冰山一角”。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能够完成一些我们以为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教育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教育领域要做好准备,以便未来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如您所说,ChatGPT将给教育带来重要影响和冲击。作为一名教育家,您认为ChatGPT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变革?是否会给应试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
卫炳江:何谓教育?现在的教育模式某种程度上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常说“因材施教”,可是即使是大学教育,在同一个班级里面,教授也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按照他们的学习速度来设计教学。有一部分大学生,很擅长考试、拿高分,但这不等于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强。况且这个世界对人才的衡量不只是看智商高不高、能解决几个问题,也要看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面对逆境、如何通过整合准确地提出问题等。
ChatGPT必然会冲击考试制度,但这是一个好的冲击。以往,很多考卷都比较强调事实问题。现在有ChatGPT,事实非常容易找到,这会迫使教师改变考试模式,尽量避开事实问题。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如何使用数据、寻找数据解决问题等。现有的考试制度倾向将所有人都放在同一条阶梯上,用一个分数去分开他们,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希望将来透过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考试中可以看见每个学生的能力。
人工智能会改变教育的方法,也考验教师怎样去教育学生。从纯粹的教育理念出发,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学识,还要帮助学生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教育学生适应和应对这种世界的改变。
《中国教育信息化》:ChatCPT这类人工智能应用,将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对教师开展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您是如何看的?您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卫炳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是由教到学,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个次序是不对的。以过往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应该是“学教”,先学后教。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想知道答案、有求知的动力。真正的教学中,教师“教”的方法不是要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
现在有一些人工智能工具,可以用摄像头观察学生的表情,如果发现学生不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就会给一些小提示。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软件用于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按照学生自己的进度和兴趣进行教学。
(摘编自《中国教育信息化》:《由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创新的思考》)
材料二:
ChatGPT从诞生起就给人留下了“惊艳”的印象,这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到了人工智能对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认为,ChatGPT会尽量避免事实问题,改变考试模式,让学生的能力在考试中得以体现。
C.材料二认为,一些行业从业者的“本领焦虑”缘自ChatGPT具有突破性技术,能回答用户提问。
D.材料二以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的陈述为例,指出人工智能可以给人们的创造性工作提供帮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如用摄像头得到学生表情的提示,及时发现学生对教师教授的内容的理解情况。
B.ChatGPT的诞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C.一些大学的学生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作业,这也警醒大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D.材料一展示了卫炳江对ChatGPT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材料二多处运用举例论证,都旨在消除人们对ChatGPT的焦虑。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全都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3分)
A.特种警察电话热线客服教师
B.精神科医生文艺工作者教师
C.保险销售员特种警察画家
D.流水线工人民俗摄影师画家
4.访谈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记者的提问,材料一的访谈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的应用,将给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请结合材料,试着从教师或学生的角度,谈谈要怎样应对这一挑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自从化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
“良元,这次你做得不错。”杨国忠轻轻